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教育  >   正文

校长别只“活”在给学生的“最后一课”里

2015年07月27日 13:36: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2015年07月27日 11:02:37来源:中国青年报

  每年毕业季,媒体总少不了要盘点大学校长的毕业演讲,但往往把处于“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校长遗忘。其实,很多高职校长同样看重“最后一课”,有校长直言都“准备了两个月”,还有校长甚至说:“毕业致辞一个比一个精彩,毕业典礼上校长的演讲要是不精彩,你都不好意思毕业……”校长们的确也是“蛮拼”的,相较过去,这无疑是种进步,说明校长们重视起“最后一课”给学生记住自己和学校的最后机会。

  然而,一篇毕业演讲致辞其保质期究竟有多长时间,能产生多大影响力,能否真正深入在场的毕业生的内心,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腾讯教育与麦可思最近合作开展了一项3162人参与的“大学校长印象调查”,有38%的大陆在校生不知道自己的校长姓甚名谁,29%的大陆在校生表示从未见过校长。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不知道本校现任校长的比例(44%),高于非“211”本科院校(34%),也高于“211”院校(21%)。

  由于媒体聚光灯效应,高职高专校长的演讲可能并不被舆论充分关注,但这项调查还是足以表明,尽管校长们都喜欢在演讲致辞中和学生拉近距离,在平日里和学生的距离却是遥远的,校长仅靠最后的拼演讲、求关注,还是远远不够。事实上,只要浏览任何一所大学的官方网站,统计一下校长的工作日程、出镜场合,即会发现校长们大都被各种行政会议、接见来访的领导和贵宾、外出访问等“大事”占满,而他们最重要的交往对象——学生,却往往都被忽略了。

  大学校长往往被认为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引领者、教育改革的指导者和教育理论的实践者。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通过题客调查网对全国5358名公众的在线调查显示,70.5%的公众认为大学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个教育家。据统计,全国共有1266所高职高专院校,这就意味着有1266个“当家人”。当然,不是每个校长都要成为教育家,但每个校长至少都应该保有教育家的情怀。

  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个庞大的校长群中,也有值得学生口耳相传的故事在坊间流传。如,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撒承贤利用暑假,走企业、下工厂、进牧场,探望学校不同专业的51名毕业生,进行“一对一”的深入访谈,并整理形成28万字的笔记;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覃川从700名新生的信件中随机挑选了16封给学生们认认真真地写起回信,手书于一张张信纸之上,帮助学生重新点燃、激活内心的自信;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孙兴洋在食堂二楼参加“校长邀你吃早餐”活动,至今已举办5次,每次直面20名学生的“挑刺”,听取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前4次学生们一共提出133个问题,其中110条已得到妥善解决。

  这些故事看似微不足道,实际却很“接地气”,从细节中传递出高职院校的文化精神,体现出学校“育人”的本质。其实,每个校长在口头上都会表示办学应该以学生为本,也都会承认和学生交往、倾听学生内心的重要性,可是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能否让“教育”真正凌驾于“行政”之上,这不仅是对校长工作内核的考察,更是对校长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考验。

  校长也是学校文化的塑造者,校长当然有必要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用最诚挚的话语、最贴近学生的方式去赢得学生,打动学生,但校长也不应止于只做一个在大学学年首尾讲话的人。和校长握手、合影、互动,也没必要非得等到毕业典礼的“最后一课”上,校长在平时也不妨多创造这样的机会,主动亲近学生,通过教育对话,理解彼此之间思想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调适自我所拥有的教育思想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必须承认,校长不可能和每一位学生都去零距离沟通,但校长应该舍得花时间、经常性地和学生在一起,与其仅在“最后一课”上绞尽脑汁拼致辞,倒不如在平日里多贴近学生,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之间有着让人记忆深刻的“故事”,将演讲致辞中所要传递的教育思想付诸实际行动。(若尘)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郭碧娟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郭碧娟

原稿件来源:中国青年报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