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大学生就业难之四
最近,媒体的两则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则是2013年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高职生就业率仅次于“985”高校,力压“211”院校和一般本科。另一则是南方日报报道,数以万计的农村贫寒子弟高考弃考,放弃求学深造的机会,其中高职、三本学费贵,且毕业后就业难、收入低是弃考重要原因。
这两则消息,一正一反,看似矛盾,却传递出相当丰富而又复杂的信息,折射出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两大深层次问题。一方面是高校教育质量不尽人意,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结构失调,以及高等教育内部专业、学科设置失调的结构问题。求解大学生就业难,正是要破解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这两大难题。
首当其冲的是质量问题。入口不旺,问题出在出口不畅。上大学,尤其是上高职对农村贫寒学子失去吸引力,是因为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普遍不理想,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学得一技之长、获得就业核心竞争力。很多家长及学生认为,与其花钱上大学,最终仍要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不如趁早出去打拼几年。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大学生的就业难,症结都在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打铁还须自身硬。”破解大学生就业难,下大力气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硬道理。尤其是当前,经济形势不景气、就业环境不理想,强身健体、练就抵御风寒的硬本领就显得更加重要。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抓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过去知识教育、灌输教育为主的枯燥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和研究,着力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优化毕业生能力结构,使之更加适应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要。
更耐人寻味的是结构问题。一方面,高职就业率反超一般本科。事实上,近年来就业率研究生不如本科生,本科生不如职教生的“倒挂”现象已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一直提不上去。这都跟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有着密切联系。本来,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经济结构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更旺盛,但实际上,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却远远少于大学生。正如有些专家质疑的那样:国家需要的是工人,大学却使劲培养职员和干部,毕业了没有那么多岗位给本科生,怎么办?
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既是当务之急,在当前形势下也是顺水推舟。目前,职教生的就业形势已经好于本科生、研究生,这为引导家长学生关注职业教育、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创造了客观条件。有关部门应当抓住机遇,适当控制大学招生规模,逐步扩大职业学校招生,增强职教吸引力,甚至可以仿照德国二元制,提前把学生分流到职业学校,加大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力度,让他们看到职业发展的前景。相信这样,不仅能较快缓解就业难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腾飞。
结构问题的另一大表现是高校内部专业、学科以及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节。由于大学办学缺乏自主权、灵活性,无法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课程、教师设置,造成了部分热门专业“过剩”,部分与经济社会需求高度相关的专业却又短缺的奇怪局面。笔者前不久了解到,国家信息化战略尚有百万的人才缺口,而在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近几年公布的就业红牌预警专业中,又总能看到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身影。高校办学应当紧盯市场,主动对接企业需求,邀请专业人士参与专业学科设置,这样才能让人才培养更接地气,更有现实针对性。
大学生就业年年喊难,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等相关部门下了很多功夫帮助大学生就业,制定优惠政策,推出基层就业的国家计划,优化就业服务和环境。但是回归教育根本,教育部门和高校更应当在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这才是破解就业难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