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科教  >   正文

北京45所新建学校提供6万余学位 3年欲增16万学位

2013年07月08日 09:36 来源:新京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45所新建学校提供6万余学位

  今年投入6.18亿元新建30所,将于9月1日开始招生;明年城乡一体化学校建设不低于15所

  今年北京新建的30所城乡一体化学校,将于9月1日开学,加上2012年已建的15所,这45所城乡一体化学校将提供6.4万余个学位。

  今年投6.18亿建30所学校

  2012年,市政府下发《北京市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其中一项关键任务是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启动城乡新区中小学建设工程。

  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表示,2012年起,北京连续两年以市政府实事的形式推进城乡新区一体化学校建设。去年重点建设的15所学校中,除东城、西城外,每个区县1所。当年实现新增学位约9012个,总学位达22810个。这些新增学位完全落实在就学需求强烈的重点困难地的新校区。2012年市财政投入2.43亿元给予支持。

  2013年政府实事将城乡一体化学校建设扩至30所。李奕表示,截至目前,30所学校所涉及的相关区县教委、学校承担的工作目标和进度都已明确并确定完整方案,项目评审完成,资金下达总额为6.18亿元。项目完成后,预计30所输入学校总学位将达41610个,其中,新增学位24881个。

  派出教师每月可获交通等补助

  这些新增学校多分布在城乡接合部、城市功能拓展区、新城建设区,以朝阳、丰台、大兴、昌平等区县居多,部分资源输出校与输入校之间,打破了区县界限。

  据了解,45所城乡一体化学校,将与资源输入的名校实施“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选拔校长、教师、共同教研等方式,确保高水平办学。校长在两个校区拥有同等的人事、财务、教育教学安排、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权力。新校区和原校区教育教学管理、教材、作业系统及校内考试评价实施统一管理。

  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表示,在符合财政经费使用原则的前提下,增加优质资源输出学校资金使用的灵活度,其中特别体现对输出教师支教的鼓励和倾斜。例如输出学校对派出教师给予交通补助600-1000元/人/月、通讯补助200元/人/月。此项补贴是将现行财务管理纪律不允许支付的交通费和通讯费破例予以支付。

  李奕表示,根据三年行动计划,明年城乡一体化学校建设将不低于15所,最终结果要看各区县申报情况。

  ■ 背景

  三年欲增加16万学位

  未来3年,北京市小学学龄人口将进入高峰期。2014年,小学新生将达17万,比2009年增加7万,现有中小学资源总量明显不足。

  2012年,北京市教委对全市的教育资源和需求进行了近半年的调研,决定实施“中小学建设3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新建、改建、扩建200所中小学校,增加16万个学位。在城乡接合部、城市功能拓展区、新城建设区,建设一批城乡一体化学校,通过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实行管理体制创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融通共享。

  ■ 追访

  建校近一年发生三变化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校长张金成,另一个身份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校长。两所学校,一所在海淀,一所在昌平,因“城乡新区一体化学校建设工程”而连在一起。

  首师大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是昌平区教委与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合作创办的一所十二年制公办学校,学校坐落于昌平区回龙观镇,2012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在校师生一千余人。

  张金成说,新校区成立不到一年,发生了三大趋势性变化,“原来进城的不进了,现在买房的都来了,想方设法要进校的也来了。”他表示,今年该校小学一年级班级已达到15个,初中原计划4个班,今年也要突破。他表示,高中班的学生也发生变化,原来昌平的学生争相“南下”海淀,而现在则出现“北上”的趋势,今年该校与市教委协调,尝试高一年级在海淀招40个学生。(记者杜丁)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