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读书64本。上海在中国排名第一,只有8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不到一本。“一个普通的美国高中生,一学年要阅读15个剧本、36部长篇小说,还要在课堂上学习和讨论各种文学流派。中国孩子一学年读两部长篇小说的人不多,而且读的书普遍品质不高,青少年远离经典已成为普遍现象。”
(3月28日《深圳商报》)
与此同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国龙也表示,每次在讲课或作讲座时,但凡涉及经典名著,都会当场做小调查,但结果常常让他意外。“不少本应耳熟能详的作品却鲜有人知道,更不用说阅读了。要知道,我调查的对象多是人文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教语文的中小学教师。”
不用说,张国龙的调查对象堪称专业人士,若连他们都对经典“敬而远之”,其他人对经典更是冷眼相对,青少年亦不例外。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不读经典?调查显示,56.0%的受访者坦言“读图时代”导致越来越多青少年习惯看电影电视,而远离经典;42.9%的人认为是时代或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理解困难,没共鸣;40.4%的人觉得经典篇幅太长,没耐心读。
由此可见,无论具体原因如何,青少年远离经典已成为当前的普遍现象,而这种现象,令人担忧。众所周知,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因为其中蕴藏着独特的艺术价值与思想价值,而且,这种艺术价值与思想价值能够经得起时光的淘洗;完全可以说,经典是整个人类精神领域的瑰宝,值得所有人珍惜。客观而言,在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质、树立人的信念、开拓人的胸怀等多个方面,经典具有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但遗憾的是,本应成为经典阅读主体的年轻人,却离经典越来越远;毕竟,读经典既没有看漫画来得轻松又没有玩网游来得刺激亦没有看电视来得快乐。但如此一来,他们也就体会不到阅读经典给心灵带来的震撼与冲击、满足与幸福;而所有这一切,都会极大地促进一个人心灵的成长,让一个人的人格更加完善,一个人的情感更丰富,让一个人的胸怀更加宽广……
无论哪个时代,年轻人都不应当远离经典;而要让习惯于读图的年轻人爱上经典,并非是个无解难题。在笔者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学校着手,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加强对年轻人的引导工作。比如,阅读课上,老师可以选定一本经典,让同学们分段朗读,在读完若干页数后,停下来进行讨论;然后,再读下去,直到把整本书全部读完。如此坚持下去,一学期就可以读完不少经典。
当前的年轻人之所以远离经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未曾领略过经典本身的魅力;而当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读完某些经典后,他们就会被经典中那些独特的人物、曲折的情节、神奇的想象、动人的情感牢牢吸引,从而深深爱上经典。待到那时,他们就会成为经典的忠实追随者,从经典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 (孙曙峦 媒体工作者)
[ 责任编辑:黄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