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科教  >   正文

北京“公考”都考啥?论堵车管理治马路摊贩

2013年03月03日 10:22 来源:北京晨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北京“公考”论堵车管理(图)

  大中城市住宅限购的目的、“十二五”规划扩大内需的重点战略、市党代会确定的首都功能定位、45国游客72小时过境免签新政,节假日出行拥堵的解决之道……昨天,全市7万考生赴93个考点参加2013年市公务员考试。与有意避开一切热点的“国考”不同,京版“公考”紧密围绕时事民生,时政考题的题量也比去年有所增加。

  “行测”时政题量增加

  昨天进行的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分为上午的“行政能力测试”和下午的“申论”。其中行测共计135题,总题量与前两年一样,包含五大部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历来包罗万象的常识考题分为单选和多选题,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生物、医学等科目。比如古代根据月亮变化情况来记月、中医预防疾病的原则等。有考生反映,京版“公考”与去年底进行的“国考”最大的区别是,时政类题目较多,而“国考”则有意避开了所有的热点时事。这位考生回忆说,时政考题考得很细,“十二五”规划和十八大精神各有一道原文论述的考察内容,还涉及政治协商制度和1927年八七会议,经济改革、南海争端、基尼系数等题目也非常契合热点话题,就连元旦刚刚出台的45国游客北京过境72小时免签也纳入了此次考题。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考题还提到了婚恋引起的经济学现象、收入分配问题。中公教育专家李国斌认为,政治常识题目难度适中,由现实引发的对身边经济生活的思考,材料数据也紧贴民生,符合公务员考试考查的一贯特色。据悉,今年时政考题为10道,比去年增加了4道。

  与“国考”不同的是,京版“公考”今年依然设置了15道“言语理解与表达”类考题,这在全国是独此一家。李国斌表示,在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的考查趋势上,考察重点、考点分布都在向国家公务员考试靠近,都强调了对思维能力的考查。

  “申论”题目贴近生活

  公务员考试的重头戏“申论”昨天抛出了黄金周出行拥堵的“难题”。考题围绕“科学管理与文明出行”展开,涉及“高速公路免费”、“节假日交通拥堵”、“带薪休假”等多方面的现实问题,给出了16个材料。中公教育专家吴红民表示,材料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但每个材料字数却有所减少,总体来看减轻了考生的阅读负担。

  申论题型依然延续了概括、分析、对策、作文的模块。要求考生根据给定材料,概括赞成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的主要依据;再结合材料中某省强制执行带薪休假的措施谈看法;并向政府今后如何缓解避免节假日出行拥堵提出建议;最后围绕“科学管理与文明出行”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考生反映,申论题目贴近生活,“这个话题大家都有的可说”。相比几年前的“物质化时代的精神家园”、“国人读书少”、“国民素质”等话题更为“实在”,比“治理马路摊贩”、“听证会”等考题也更为“亲民”。

  新闻链接

  平均竞争比约为18比1

  本次招考共设职位3675个,报考人数6.7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3万人,平均竞争比约为18比1。从报考人数看,最受欢迎的岗位当数昌平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的监察员、海淀区地方税务局的纳税服务、朝阳区税务局的税源管理三个职位。前两个职位的报名人数均破千,最热职位竞争比例达到117比1。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