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凯里市龙场镇一所35万元建成的希望小学,投入使用了仅一年半时间就被弃用,现在成为垃圾站。
凯里市教育局党组书记龙运国说,对此,他“十分遗憾”。
35万元钱打了水漂,希望小学成了垃圾站,你可以表示一下遗憾,民众也可以感到遗憾,但是具体到捐赠者,听到这样的消息,恐怕就要愤怒了。
遗憾是怎么造成的呢?龙运国说该希望小学前身是龙场镇老山村教学点,龙场镇政府此前有计划,将原老山村整体移民搬迁。为方便搬迁后的村民,也因为“岔河”也算是多山的贵州一片相对开阔的土地,于是当地将希望小学定在此处。但后来整村搬迁难度大,多数村民未按原计划搬迁过来。而新建的希望小学离村寨较远,山路危险陡峭,致使学生人数一直很少,于是教育资源就这样被浪费了。作为一所学校,规划一定要慎重,村民都没搬过来,希望小学先建了起来,难道没考虑过搬迁不成功的风险?在经济不甚发达的当地,这所希望小学的建设是一件大事,除了香港灵泉慈善基金会捐款20万元、当地政府还匹配了15万元援建,对这样的一个项目难道不需要认真考虑、层层论证?层层论证就论证出这么个结果?
规划选址随意还是其次,毕竟远是远了点,也好歹是一所小学,哪怕学生少,但是学校能让这些学生进校学习知识,也算是撒播了一些希望的种子。可是变身为垃圾站,这就让人绝望了。据说学校变身垃圾站的过程是这样的,2010年,一条高速公路规划需通过此处,于是征用了学校占地,仅剩下的11名学生也全部转学了。之后,空校舍委托给了老山村村委会看管,是村里自行使用的,至于为什么使用着就变成了垃圾站,教育局表示并不知情。真的不知情吗?当地的一所希望小学,居然成了垃圾站,当地的媒体都不报道吗?一定要等外地媒体来报道才知道吗?就算没有媒体报道,凯里市教育局的领导以及工作人员都只会窝在办公室里喝喝茶,看看报纸,从来不会去基层走访一下?连这种事情都不知情,还要你教育局何用?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终于到了4%,可倘若都是这么个浪费法,占到10%又如何?真正能转化为有效教育资源的又有多少呢?教育投入成了垃圾,民众税收成了垃圾,爱心人士的捐赠成了垃圾,这中间有多少希望会被你泯灭呢?
[ 责任编辑: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