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夏令营在京举行。图为陆配家长们在交流经验、分享心得。(中国台湾网 普燕 摄)
中国台湾网7月12日北京消息 “在台湾的陆配非常努力和辛苦,希望台湾政府对陆配少一些政策偏见和歧视,社会各界多一些支持和帮助”。
由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协会主办,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承办的第二届海峡婚姻家庭子女夏令营闭营仪式11日在京举行,来自云南保山的陆配谢晓云在仪式结束后接受采访时,对中国台湾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台求职、生活的坎坷经历,并忍不住为在台的陆配们发声,希望所有陆配团体、服务陆配的机构能够团结起来,为在台湾的姐妹们争取更多公平权益。
1998年,25岁的谢晓云嫁到了台湾。在早期两岸婚姻“大陆妹”配“国民党老兵”的固有印象中,谢晓云与老公的结合可谓是非常登对,而给她带来最大困扰的是求职过程中的“学历认同”问题。
虽然取得大陆护士中专毕业学历,专业知识过硬,但因为台湾政策不采认大陆学历,谢晓云在台找工作四处碰壁。“有好几个工作笔试、面试成绩非常好,主管也非常认可我的能力,但因为我不是台湾本地学历,台湾政策规定不予采认,主管最后不得不放弃对我的聘用。”
为提升自己能力,谢晓云也曾去报过学习班,无奈因为是“外地人”、“没有学历”,课程进行到一个月的时候,她被“请出了班级”。“当时真的非常气愤”,想起当年遭遇,谢晓云依然有些激动。
“不能聘用,那我就自己开店吧”,谢晓云的云南特色料理店就在这样的情境下应运而生。在精心打理下,小店经营得还算有声有色。
但这样的幸福,只维持了十多个年头。谢晓云的丈夫在47岁那年因病去世,留下一对年幼的子女。“孩子是我的责任和依靠”,近几年来,谢晓云独自承担起家庭责任,悉心照顾孩子之余,还要辛苦打理店铺之余。为多些收入,她有时候甚至会打几份工。所幸的是,两个孩子都非常优秀懂事,放学后常常到店里帮忙,帮妈妈减轻负担,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也是名列前茅。
“虽然政策有偏见,但台湾人都是非常善良和乐于助人的”,谢晓云说,在自己事业和生活的最低谷,台湾的朋友和邻居们给了自己很多的帮助,支持自己一路坚持了下来。 回顾近二十年的经历,谢晓云有说不完的艰辛和感慨。
以前总说“穷”大陆妹”嫁给“富”台湾男,随着大陆经济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在台的陆配们也感受到了来自“娘家”的“底气”。看到像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协会这样专门为帮助陆配机构的出现,让谢晓云非常高兴。
此次带孩子们参加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夏令营,谢晓云要让孩子们到北京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体验大陆的发展和进步。在与北京大学台生交流互动中,已经升上高中、学习设计专业的女儿有了到大陆求学就业的想法,也让谢晓云对女儿选择专业的反对转为支持,“我认为设计在台湾已经非常饱和了,但是在大陆还有广阔的空间,以后两岸经济的重心在大陆,希望女儿能到大陆来发展。”
随着两岸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大陆女孩子嫁到台湾。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在大陆办理结婚登记的两岸配偶已达34万多对,这一数量还在以每年1万对左右的速度增加。对此,谢晓云与众多陆配最大的期望就是台湾政府能摒弃以往的偏见,给予陆配更多公平、合理的权益保障,“不想让更多姐妹重演我当年的经历”。(中国台湾网记者 普燕)
[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