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星星的你》男主角“都敏俊”资料。(图片取自网络)
中国台湾网3月13日消息 台湾《旺报》13日刊发社论文章《<星星>风靡大陆是台湾的警讯》指出,全国两会期间,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意外成为热门话题,甚至连中纪委书记王岐山都亲自为其喊赞。王岐山提到,《来自星星的你》颇具儒家文化内涵,“韩剧内核和灵魂,恰恰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升华”,建议大家多多思考,“韩剧为什么在中国有市场”?这不仅值得大陆思考,台湾民众也应有危机感。在影视文创产业方面,台湾若要望韩国项背并与其一争高下,就一定要与大陆加强融合,结合两岸人才、市场优势,建立新的产业模式。
文章摘编如下:
全国两会期间,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意外成为热门话题,中纪委书记王岐山都亲自为它喊赞。当时一名代表正在抱怨传统话剧艺术的困境,颇具个性的王岐山提到《来自星星的你》,称赞韩剧的儒文化内涵,并建议大家多思考,“韩剧为什么在中国有市场”。
韩剧为什么有市场?不仅值得大陆思考,台湾民众也应有危机感。台湾一向自诩为华人流行文化中心,何以在影视市场远不如韩国?事实上,近年来韩国影视业表现极佳,除了电视剧,电影也在国际上屡屡获奖,被誉为“在亚洲最接近好莱坞标准”。更令人惊讶的是,韩国拓展海外市场速度极快,1996年韩国文化产业的海外收入还是零,2011年就达到7.94亿美元。
影评人普遍认为,《来自星星的你》这部风靡亚洲的新剧,代表韩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不再局限于某个特定族群,而成为全民大剧。该剧在大陆视频网站点播累计3亿5千万次;在大陆最大的社交平台新浪微博,前5个话题中4个都与《星星》有关。大陆网民坦言,过去觉得韩剧幼稚,但制作精良的《星星》完全改变了对韩剧的印象。
经济学家曾经做过分析,向文化产业投资100美元,衍生收益可达400美元,可见成功的文化产业收益之高。大陆拥有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星星》的衍生效应更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微信一家独大的大陆,韩国实时聊天软件Line,借助该剧成功进入年轻人的手机;韩式炸鸡啤酒套餐端上各个城市的餐桌;该剧的拍摄地点专门推出“星你线路”,预计前来的大陆游客将增加50﹪。
平心而论,台湾近年来也有一些优秀作品,如电视剧《流星花园》、《恶作剧之吻》,电影《艋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都有不错的票房和口碑。但和韩国相比,无论影视本身还是衍生收益都差距甚大,关键原因还是制作水平不足,其背后根源是台湾本身市场有限,海外缺少经营,逐渐形成投入不足、质量不高、市场冷淡的恶性循环。
相较之下,韩国不仅国内市场规模更大,而且更重视海外市场。韩剧往往在筹拍阶段,就同时考虑到本土和海外两个市场,而海外的预付资金又使企业能够提升制作水平,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圈。
韩国KBS电视台主管就坦言:“我们在推动每部戏剧时,都将海外观众的喜好考虑进去。如果没有3成的海外收入就不开拍。”MBC电视台更是主动在上海和日本开设办事处,努力预先推销影片。
对于台湾来说,想在亚洲市场上与根基牢固的韩国影视竞争,短时间内似乎已难望其项背。但台湾要后来居上也并非毫无机会。我们建议可先与大陆加强融合,以台湾的人才创意配合大陆的市场潜力,建立一个新的产业模式,逐步走向世界。这样要超越韩国就不是难事。
大陆拥有丰富的市场与资金,以及正在崛起的新兴网络平台;台湾则有更好的传统影视人才与制作技术,两岸良性融合可以达到加成的效果,电影《小时代》就是很好的案例。该片由大陆导演拍摄,台湾演员主演,并且在台湾制作,最后回归大陆市场,成功赚取数亿票房,并掀起一股社会潮流。
对此,台湾要减少自我封闭,为影视业打开营销通路。我们建议,台湾方面可透过既有的两岸两会(海协会、海基会)管道积极与大陆沟通,减少内容、人员往来方面不必要的限制。同时,台湾“立法院”正在审议的《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对扩大大陆市场有相当助益,朝野不应该再有旷日耗时的内斗,应尽快通过,以让台湾电影不受配额限制,允许大陆电影到台湾后期制作,台湾的闽南语影片也可借此在福建等地打开销路,避免本土电影市场的局限,如此才有可能和韩国一争高下。(中国台湾网 何建峰)
[ 责任编辑:何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