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快讯  >   正文

张志军在首届两岸和平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全文)

2013年10月11日 12:0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11日上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出席首届两岸和平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台湾网 田云鹏 摄)

  11日上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出席首届两岸和平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台湾网 田云鹏 摄)

  中国台湾网10月11日上海消息 首届两岸和平论坛11日上午在上海开幕,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以下为致辞全文:

  尊敬的成思危会长、高育仁董事长,

  海峡两岸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二十一世纪基金会等14家两岸民间团体和学术机构共同发起举办的首届两岸和平论坛,今天在上海开幕。本届论坛以“两岸和平、共同发展”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的12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在这里,围绕两岸政治关系、涉外事务、安全互信、和平架构四项议题,即将展开为期两天的研讨。这一两岸间开展的民间政治对话具有开创性意义。我谨代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向与会的两岸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

  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两岸同胞的民生福祉息息相关,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我十分认同和赞赏本届论坛以“两岸和平、共同发展”为主题,因为它反映了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与心声。回首以往,两岸关系尽管历经风雨曲折,但终究走上了和平发展的光明大道。过去五年多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累累硕果,广泛惠及两岸民生福祉,深刻影响着台海局势及其发展趋势。两岸同胞都希望维护这一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并在向前推进中共享更多的和平红利。这也正是大陆对台工作的着力点。

  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责任。我们有充分信心继续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充分信心克服各种困难开辟两岸关系新前景,有充分信心同台湾同胞携手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

  在为5年多来两岸关系发展成果感到高兴、为两岸关系展现广阔前景感到振奋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不会平坦笔直,还会有种种干扰和阻碍需要排除、许多瓶颈难题需要破解。我们一方面要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务实思路,稳步推动两岸关系向前迈进;另一方面更需要本着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努力在解决妨碍和制约两岸关系取得更大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取得突破。本届论坛即是攻坚克难的一次尝试。

  应当看到,两岸关系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涉外事务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各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系统。诚然,这些年来两岸双方本着“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步骤推进两岸协商,取得积极成果。但是,“易”与“难”总是相对的,“经”与“政”也并非截然分割。经济议题协商不是没有难点。两岸一些议题的协商,如共同打击犯罪和司法互助事项,两岸互设办事机构的协商等,也涉及到政治层面的问题。台湾方面参与涉外活动等问题的处理,更是绕不开两岸关系的政治因素。这些现实情况都表明,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一些政治争议尽管可以暂时搁置,但不可能完全和长期回避,“只经不政”的做法无法持续。

  回顾历史,对于政治问题的处理,在两岸关系中历来起着 “方向盘”的引领作用。1992年,两岸双方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达成“九二共识”,由此奠定了两岸制度化协商的基础。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时隔60年再次握手,直面两岸政治问题,展开坦诚对话,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对确立两党交往基础、推动两岸关系形势发生积极变化,产生了重大深远影响。2008年5月以来,也正因为有了两岸政治互信的确立和巩固,双方才得以在推进协商谈判、扩大交流合作和处理一些敏感事务上取得重要进展。今年以来,在双方就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形成更多共识的情况下,不久前,我们在台湾民航部门列席今年国际民航组织大会问题上展现了真诚善意和灵活姿态。前几天,我本人也与台湾方面主管两岸事务的负责人见了面,双方就开展互访、建立两个部门沟通交流机制达成共识,相信这将有助于及时有效处理两岸关系事务、增进相互了解和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对于推进两岸关系、最终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我们有坚定的决心,也有必要的耐心。但这并非意味着消极等待,无所作为。人们常说解决两岸政治分歧问题要水到渠成,不能拔苗助长,这与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同时久旱之地也要开渠引水、松土施肥,禾苗才能茁壮成长。一份耕耘才会有一份收获。就两岸政治对话协商而言,指望一谈即成,一举解决长期积累的全部难题,那是不切实际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融冰总要有个过程。但双方不沟通对话协商、不谈起来,问题不但无法解决,而且三尺之冰有可能会结得更厚,冻得更硬。

  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几天前在印尼巴厘岛会见萧万长先生时指出:“着眼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已经多次表示,愿意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就两岸政治问题与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习总书记这番话寓意深刻,具有厚重的历史感,表达了真诚的愿望,同时讲清了对解决两岸政治分歧问题的基本考虑。

  在两岸关系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当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和根本利益,着眼于促进和确保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以更宽广的视野前瞻未来,以更大的勇气和更高的智慧不断破除束缚两岸关系发展的障碍。只有在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同时,努力化解两岸矛盾分歧,对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才能不断增进两岸政治互信,解决两岸民众的重大关切,增强对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的信心,实现两岸和平、共同发展的愿景。

  多年来,大陆方面就推动解决两岸关系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主张。我们倡导通过平等协商逐步解决两岸之间的政治分歧问题,倡导合情合理安排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倡导协商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倡导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倡导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情况下,通过两岸务实协商对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我们相信,双方本着求同存异、务实进取的精神,发挥政治智慧,相互尊重、相向而行,共同努力逐步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必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辟更为宽广的前进道路,为两岸民众创造更为丰厚持久的和平红利。

  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也是商讨解决两岸政治分歧问题应有的根本立足点。两岸之间无论有多大的政治分歧,都不能动摇和损害一个中国框架。两岸之间的所有政治分歧问题,都应该在这一框架内寻求妥善解决的办法。这是一条不可松动的底线。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

  两岸关系涉及诸多层面问题,一些症结难题的形成有深刻历史根源和复杂现实背景,解决起来并不容易,更不能期望毕其功于一役,需要积极探讨、循序渐进、务实解决。

  我们认为,在两岸政治对话与商谈尚未开启的情况下,先由两岸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展开交流研讨,务实探索破解两岸关系难题之道,具有积极意义。开展民间政治对话,有利于促进各界积极思考解决两岸政治分歧问题的可行途径,有利于为今后两岸协商解决相关问题寻求均可接受的方案,有利于为开启两岸政治对话协商营造融洽氛围、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本届两岸和平论坛集中研讨两岸政治关系、军事安全、涉外事务问题,这种大规模研讨活动,在两岸还是第一次。同时,论坛由两岸不同背景的民间团体和学术机构共同举办,邀请各方专家学者与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也是第一次。尽管两岸专家学者的立场、观点和主张难免有差异,但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为了两岸和平、共同发展的愿景而来,愿为探讨解决两岸问题奉献心力,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我期待着两岸专家学者通过这个平台深入研讨,提出真知灼见。希望论坛的研讨务实、创新、包容、累积共识。务实,就是要实事求是地面对历史和现实,从两岸关系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问题,努力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包容,就是要理性沟通,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提倡求同存异,不搞强加于人。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智慧,勇于进行探索,针对两岸关系症结问题,多提出富有启示性和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只要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任何设想和建议都可以提出来讨论。累积共识,就是要提倡相互借鉴,努力寻求共同认知和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通过总结归纳,起到逐步凝聚共识的作用。

  我们重视并愿意认真听取论坛期间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期待两岸和平论坛今后继续发挥重要的平台作用,促进两岸智库和学者逐步深入研讨,不断积累成果,为破解两岸政治难题、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最后,要感谢论坛主办单位邀请我来到这里与大家交流。我的发言,既是表示祝贺,也是表达期待。

  祝首届两岸和平论坛取得成功!

  谢谢大家!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