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快讯  >   正文

张志军在第五届海峡论坛大会上的致辞(全文)

2013年06月16日 11:4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6月16日上午,第五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举行,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台湾网 普燕 摄)

  中国台湾网6月16日厦门消息 第五届海峡论坛大会16日上午在厦门举行,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以下为致辞全文:

  尊敬的俞正声主席,尊敬的林丰正副主席,各位同胞,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对第五届海峡论坛的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前来参加论坛的两岸各界朋友尤其是台湾乡亲表示热烈的欢迎!

  刚才俞正声主席在讲话中回顾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成就,高度评价海峡论坛对促进两岸交流发挥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有交流,就有感情的交融,就有亲情的升华。两岸同胞历经百年沧桑,从被迫分离到短暂相聚,再从相互隔绝到交流往来,始终没有改变的是一家人的亲情。海峡论坛的举办,就是要鼓励和推动两岸同胞的全方位交流,深化两岸一家人的亲情。

  有交流,就有力量的汇聚,就有共同的追求。放眼民族未来,汇聚民智,超越分歧,促进两岸共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使命。海峡论坛的举办,就是要鼓励和推动更多的两岸基层民众投身于此,贡献心力。

  在以往四届海峡论坛上,为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会同相关部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发布了93项对台惠民政策,涉及两岸人员往来、经济合作、文化教育、社会生活、权益保障等方方面面。

  ——这些惠民政策,致力于便利两岸同胞往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居住生活和发展事业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这些惠民政策,致力于增进两岸同胞福祉,让台湾同胞实实在在地受益。

  ——这些惠民政策,致力于扩大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促进了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

  ——这些惠民政策,致力于促进闽台交流合作,为扩大深化两岸民间交流积累了有益经验。

  两岸关系发展为的是人民的福祉,其动力来自民间,只要我们的政策举措呼应民众心声和愿望,就一定能激发两岸民间交流的更大活力,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为此,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将会同各有关方面,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和支持有关部门和地方出台更多的对台惠民措施,使更多的台湾同胞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

  据统计,在本届论坛上,大陆方面将宣布31项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在这里,我受有关部门委托,宣布其中6项:

  第一,公安部决定,在已有9个省区市基础上,增加辽宁、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陕西11个省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为在大陆的台胞换发、补发5年有效台胞证。在31个省市实施符合条件的大陆居民异地递交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申请。实施60周岁(含)以上大陆居民在居住地就近提交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申请。实施大陆居民在居住地提交、换发、补发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以及申请再次赴台相同种类的签注。厦门市暂住居民赴金门旅游天数由1日延长至2日。

  第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决定,增加向台湾居民开放10类(项)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支持在大陆高校毕业的台生自主创业,对台生在毕业学年内参加创业培训的,可比照当地大陆高校毕业生有关规定,享受相应培训补贴。

  第三,最高人民法院将就认可和执行台湾地区乡镇市调解委员会出具的民事调解书作出司法解释,以更好地维护两岸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决定,在既有17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基础上,在山东曲阜孔庙、山东泰安泰山、湖北武汉辛亥革命遗迹遗址、湖北随州炎帝故里、浙江富阳市黄公望隐居地、湖南炎陵县炎帝陵、江西鹰潭龙虎山、福建福州三坊七巷、福建三明宁化石壁、广东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等地增设11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第五,文化部、国务院台办决定,在河南文化联谊会、江苏省文化联谊会、上海文化联谊会、厦门市中华文化联谊会、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浙江省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话剧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山东高唐李奇茂美术馆等单位,设立首批10个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

  第六,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决定,为进一步推进两岸出版交流合作,同意福建省设立国家海峡版权交易中心和海峡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同意福建开展“加强国产网络游戏属地管理试点工作”。

  我相信以上措施必将进一步有力推动两岸的交流合作。最后祝第五届海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