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快讯  >   正文

毕生艺术心 拳拳赤子情——记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

2011年03月23日 18:50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刘国松(中)在“八十回眸”展厅(中国台湾网 于斯文 摄)

 

  中国台湾网3月23日北京消息 近日,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先生的艺术生涯创作大展“八十回眸”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作为一名享誉海峡两岸画坛的当代艺术名家,刘国松在中国画领域的不懈探索和独特创造留下了清晰印迹,自成一个学理逻辑严密、艺术风格华彩熠熠的充足世界,为人仰重;而其内心浓厚的民族文化情怀,更是令本网记者肃然起敬。

  毕生绘画 中西融合

  刘国松自幼喜爱绘画,很小就展露出了艺术天分,1949年到台湾后的生活更是将他的性格磨练得更为坚韧。采访中,回想到早年的流徙经历,刘国松说道:“就是这种生活把我锻炼成一个不怕困苦的坚强个性,也许就是因为这样,让我觉得世上没有什么可怕而大不了的事情。”他现存最早的一件作品《妈妈,您在哪里?》是1949年刚到台湾后不久所画的一张水彩。在小小的明信片背面,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哭泣的男婴。这可以视作刘国松的一张自画像,表达着对海峡对岸母亲的思念之情。

  青年时期的刘国松,于台湾师范大学毕业后成立了“五月画会”,开创了台湾画坛现代美术运动之先河。艺术之路上不断探索再探索的过程,使刘国松最终确立了自己毕生的艺术方向,开始从事水墨的革新,倡导“中国画的现代化”,“革中锋的命”、“革笔的命”以及“建立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的新传统”。他从青年时代的全盘西化,升华为中西合璧,在中国画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刘国松的“太空画”系列、西藏系列、九寨沟系列等作品被多家世界著名博物馆收藏,从台湾到香港,从大陆到海外,虽涉旅多地,但始终脚踏于中华文化土壤的刘国松,的确是现代中国画的一代大师。

  民族艺术 赤子情深

  采访中,刘国松先生主动提及一段他早年在国外求学的经历。他回忆道,在美国求学时,一些日本学生非常积极的推广日本的艺术文化,甚至把中国书法和绘画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向美国人介绍。刘国松当时非常气愤的揭露日本人的无耻行径,没想到日本人却说:“你讲的都很对,我也承认这是你们中国的书法和画作,而且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现在四大文明古国都在哪里呢?希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希腊的文化后来却是被罗马发扬光大的,所以你们中国就是‘希腊’,我们日本就是‘罗马’!”

  刘国松老先生语带哽咽的说,当时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我们在国际上被日本人侮辱到这种程度,作为一个中国人还不发愤图强更待何时?所以从那时起,刘国松就下定决心,要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的舞台!

  1981年,刘国松应中国画研究院的邀请,到北京参加该院的成立大会并参展,结识了李可染、刘海粟、陆俨少、黄胄、程十发、叶浅予、吴冠中等画家。他对传统文人画理论的全新阐释,影响了大陆中青年画家,推动了近30年来中国当代水墨各种风格的涌现。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史上,他作为改革开放之后在大陆举办画展的第一位台湾画家,作为曾经在故宫博物院举办回顾展的台湾画家,堪称两岸文化交流之典范。他丰富的创作精力、不满于现状的创新精神,也为艺术家们树立了榜样。

  八十杖朝,记录的是拳拳民族之情;“八十回眸”,回眸的是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人生,映射一个时代的精神。刘国松的创新精神与赤子之心,将伴随他的艺术之路继续延伸,在灿若星河的中国美术史中留下光辉的印记!(记者 于斯文)

 

 

刘国松早期作品《妈妈,您在哪里?》(中国台湾网 于斯文 摄)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于斯文 ]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