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1月22日消息 台湾苏花公路的美令人屏息,脆弱程度也令人心惊。苏花公路的修补从未停过,据台媒报道,苏花公路改善计划将建8座隧道,尽管外界对苏花另辟新路有不同看法,却是保平安的选择。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苏花公路在清朝时就兴建,原本只是沿山壁开挖的步道,之后逐渐拓宽,由单线车道变为现在的双线。“苏花的路线就像馒头一样,没有多余空间向外增建,只有往内部凿山壁增加路面。”台当局“交通部长”毛治国这样说。
毛治国表示,东部交通政策的确是“铁路为主、公路为辅”。不过,铁路有班次限制,也无法24小时服务,不能完全取代公路,有必要将苏花公路改善成可达全天候安全标准的公路。
学工程的毛治国,虽不否认苏花改工程有很大挑战,却仍很有信心。他认为,台当局“公路总局”摸索苏花公路已30多年,对苏花一带地质状况可充分掌握,施工最大原则就是避开地质不稳定区。至于涌水问题,可事先拟好对策,一旦发生问题,可马上解决。
在苏花公路所属辖区第4区工程处待了10多年的台当局“公路总局”副工程师吴进兴,参与过苏花公路拓宽。他说,由于风化及地质因素,崖壁退缩,苏花路线不时被迫向内迁移,加上道路上方壁面陡峻,只能局部修复,但裸露在外的岩石随着自然风化,年年样貌都不同。
吴进兴说,“今年完好的地方,明年可能就出现裂缝。”每逢台风或地震,苏花的落石及坍方不但无法避免,也永远无法预测会发生在哪个路段。台湾西部往东部的陆上交通,除了公路,还有铁路,有些人主张,可用更具节能减碳的铁路取代公路,不一定要建“苏花高”或“苏花改”。
台当局“公路总局”主任秘书陈茂南说,多年来,为改善苏花公路,已陆续在局部路段辟建短隧道,克服落石坍方问题。但受限苏花馒头路形,多处危险路段已无适当空间可建短隧道,且苏花公路交通量愈来愈大,几乎不可能在道路使用下施工,解决苏花困境,只有另谋出路。
台当局“公路总局”虽持续不断改善苏花公路,但只能修修补补。花莲居民喊了多年的“一条安全回家的路”,以往非花莲人听起来感受不深,但大陆游客团去年在苏花公路发生重大意外事故,让这项喊了多年的议题受到关注,苏花改环评也获得通过。
苏花高速公路推了10年,仍因有环保高度争议而行不通,台当局“交通部”才推出考量环保与社会公义的苏花改,不再全线建高速公路,而是只针对山区危险路段,以建隧道避开落石及坍方,建高架道路降低对环境冲击。
苏花改要建8座隧道,有人担心工程难度比雪山隧道还高,已有民间工程公司表明,苏花改难度高,不会参与投标。花莲县长傅崑萁除向台当局“交通部”推荐国际知名国际隧道专家,还建议台当局“公路总局”苏花改工程开国际标,深怕苏花改成为无法如期兑现的支票。
苏花改完工后,交通部希望定位为区域干道,成为苏澳到花莲主要公路通道;现在的苏花公路定位则以观光休闲为主,成为景观公路。全民都期盼,未来的苏花在美丽之外,还多了平安。(中国台湾网 冯江)
[ 责任编辑:冯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