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快讯  >   正文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台教育代表走进北京小学谈心得

2009年08月18日 08:42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台湾小学组教育代表在中关村第四小学教学楼前合影(中国台湾网 董洁 摄)

 

  中国台湾网8月18日北京消息 “立体化”合作教学、特殊学生“导师制”、家长模拟教学的“生涯月”……中关村四小的教师轮流走上讲台,以教学实例为依据介绍了该校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班级管理及家校合作等措施,获得了台湾小学组教育代表的阵阵掌声。

  8月17日下午,参加第三届两岸青少年社会教育研讨会的代表与中关村第四小学的师生聚集一堂,互动交流。

  “中关村第四小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新鲜,学生的那股热情劲深深的吸引了我,我觉得这里的老师、家长在学生的成长教育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根据孩子们的个性、特长的不同,为孩子们营造了可以发展自己潜能的环境”,台南市胜利小学校长黄振恭说。他表示,台湾的学校和这所小学都是开放式的学校,在这方面,两岸都有很大的共同点,下午的畅谈会办的很成功,这种家长参与的活动很有意义的,希望以后多开展这种交流互动式的畅谈会。

  “大陆所说的‘班主任’在台湾叫‘导师’”,来自台湾花莲县中正小学的吴昌苇老师说,两岸基础教育的中心思想相似,许多教学思想不谋而合,在台湾,学校也会邀请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担任孩子的导师,细心指导帮助孩子成长。

  在下午的交流会上,家长和学生也成为课堂互动的一部分。他们分组加入到两岸代表的圆桌当中,与这些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分享经历、畅谈体会。


  “虽然有一些台胞喜欢把孩子送回台湾读书,但我信任这里的教学质量,我很放心把孩子交给这样喜欢吸收的学校”,台籍学生鲍大兴的父亲鲍永正告诉记者,学校和家长互相促进成长是一种良性的循环。鲍永正从孩子的学习中认识到,相比大陆,台湾的学校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于是推荐孩子将《弟子规》带到学校,意外的带动了四小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两岸有不同的教育体制,我们作为家长有责任把台湾好的教育特色推荐给学校。”

  在图书馆的地球仪前,台湾来的老师不禁给四小的孩子们出了道考题——台湾在哪里?看着不停转动的地球仪,本以为难住了孩子们,谁想到灵精的孩子却说“找到‘雄鸡’不就找到台湾了,是在一起的!”

  “对,我们之间只有一道浅浅的海峡,欢迎你们来台湾做客哦!” 台湾云林北辰小学校长丁招弟对同学的机灵十分高兴,她教大家用闽南语说,“好好学习,努力打拼”,鼓励孩子们继续努力。

  参观结束时,台湾牧群教育机构董事长沈铭贤表示,互动对于两岸教育交流合作而言是具体的体现,期待今后会有更多基于校园的两岸交流活动,教师之间可以讨论教学技巧,共同提升两岸的教育品质。(记者 董洁 李丹)

 

 

台教育代表参观展览室(中国台湾网 董洁 摄)

 

 

看看台湾在哪里?(中国台湾网 董洁 摄)

 

 

两岸代表互赠礼物(中国台湾网 李丹 摄)

 

 

两岸教育代表互赠礼物 (中国台湾网 李丹 摄)

 

 

台湾省教育会理事长郭添财留言(中国台湾网 李丹 摄)

 

 

活动现场 (中国台湾网 李丹 摄)

 

 

台湾云林县北辰小学校长丁招弟和同学们合影 (中国台湾网 董洁 摄)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