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台湾新闻交流合作研讨会” 11日在海口举行(中国台湾网 李徽 摄)
中国台湾网8月11日海口消息 作为第二届两岸媒体海南行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海南·台湾新闻交流合作研讨会” 11日在海口举行。来自台南的17家媒体及相关记者协会的20余名嘉宾,与大陆媒体同行共聚一堂,就新形势下两岸新闻交流合作的趋势以及进一步推动琼台新闻交流与合作及各项事业发展进行探讨。
研讨会上,来自两岸的11名与会人士分别发表了《台湾人说台湾事——<海峡两岸>与台湾新闻媒体合作关系》、《两岸媒体共同努力,推进海峡两岸新闻交流深入发展》、《两岸新视界——新闻交流与媒体影响力》、《努力开拓两岸网络新闻交流新局面》、《铸合作之基,拓发展之路》等精彩的主题演讲。
两岸新闻交流一直走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前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台港澳办主任李安在演讲中表示:20多年来,无论两岸政治风云如何变化,两岸新闻交流从未中断。但随着两岸关系迎来新的局面,当前的两岸新闻交流现状已经跟不上两岸关系发展的步伐。新闻媒体作为两岸关系的先行者和两岸民众相互了解的管道,在两岸增进了解、增加互信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呼吁,两岸有识之士应发挥智慧,优先解决两岸媒体互设新闻常设机构的问题,为两岸记者驻点深入采访创造条件,拓展两岸新闻交流的发展空间,更深一层推动两岸新闻交流正常化。
台湾知名评论员尹乃菁通过央视节目而被大陆观众所熟知,对于两岸新闻媒体互设常设机构的呼声感同身受。她认为:解决两岸新闻交流不对等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媒体常驻问题,唯有如此,记者才能更好地积累人脉、熟悉当地情况、深入构思选题,提高新闻质量。她还建议:在两岸电视节目没有在对岸全面落地前,共同合拍电视剧以及合作综艺节目、谈话性节目或可成为两岸媒体人积极推动的方向,运用电视剧在情感影响上的优势,明星、名嘴效应,密切两岸民众的了解与共鸣。
身为新闻工作者,对于如何制作出两岸民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央视国际频道的《海峡两岸》制片人高辉认为:在操作涉台新闻上,坚持选题立足新闻事实、坚持台湾人说台湾事风格、坚持两岸卫星连线形式的理念,或许可成为同类栏目借鉴的经验。他认为:只有处理好硬选题与软选题、少数名嘴与众家之言、两岸与一岸这三组关系,才能做出适合两岸受众的涉台时事评论栏目。此外,他也指出通过聘请台湾名嘴点评,也使大陆的涉台时事评论栏目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此过程中,两岸媒体人结识、磨合、了解、熟悉,并为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开辟了最直观的渠道。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南海网CEO吴清雄则认为,下一阶段琼台网络新闻将旅游定位为交流与合作的主载体,通过利用两岸旅游通道的开放,和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机遇,大力开展琼台两地在旅游、文化等领域的新闻交流合作,强化资讯、服务的功能。他还建议学习福建“海西经验”,充分利用互联网无界、便捷、快速、互动等优势,通过在海南、台湾两地设立常设机构和记者协会等方式建立起长期、密切的网络媒体合作机制,以此增进两地深度了解和交流。
海南省台办副主任刘耿同样认为网络较之传统媒体更适合促进两岸交流。他在演讲中指出:海南拥有全球知名的华人社区天涯和蓬勃发展的网络产业,这为两岸进行网络合作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与条件。未来应加强两岸网络媒体合作,通过媒体牵引促进两岸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网络必将成为两岸未来合作发展的主要渠道和趋势。
台湾嘉南广播电台去年与三亚电视台签订了新闻交流合作协议,董事长陈亿桦认为:两岸新闻人交流研讨对于加深两岸互信作用巨大,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知意愿不断高涨,他希望今后利用广播在台南的独特优势,将大陆的资讯源源不断地带给台南民众。
研讨会后,参加活动的两岸媒体前往海南日报和南海网进行参访,并在海口万绿园共同植下了一颗“重阳木”,象征两岸媒体人友谊长存。(记者 李徽)
台湾知名评论员尹乃菁在研讨会上进行主题演讲(中国台湾网 李徽 摄)
海南省台办副主任刘耿演讲介绍琼台新闻交流发展情况(中国台湾网 李徽 摄)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节目制片人高辉(左)与台湾中华记协理事长黄汉东
互赠礼品
两岸媒体共植“重阳木”,象征友谊长存(中国台湾网 李徽 摄)
两岸媒体一行前往南海网参访,图为台湾中华记协理事长黄汉东(左二)
与南海网编辑交流(中国台湾网 李徽 摄)
[ 责任编辑:李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