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快讯  >   正文

台大勘察盐田发现3种微生物新物种 获国际承认

2009年06月07日 11:17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国台湾网6月7日消息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早在明朝时期就开始晒盐,有超过三百年的制盐历史,但2002年全面停止晒盐后,只剩下几座观光盐田,台湾大学研究团队在盐田消失前进行勘查,从中发现3种微生物新物种,获国际承认。由于其极端耐盐的特性,在保水、保湿的美容产业,以及生物质能源、工业废弃物处理上,具有相当大的研发潜力。

  报道称,台湾大学生物多样性中心团队于台南沿海地区探勘,成功分离出3种新物种,日前获得国际微生物新物种命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接受,分别命名为七股芽胞杆菌、北门单胞盐菌、及四海海洋杆菌。

  生物多样性中心主任徐源泰表示,台南地区早在明朝时期就开始晒盐,沿海盐田少说有三百年历史,生物在如此特别的环境中不断变异,孕育出台湾的独特物种。这些物种若不即时发现并保存,待盐田逐渐荒废、盐水浓度日渐降低,原本极端耐盐的微生物就可能因无法适应新环境,步上灭绝的道路。

  实验发现,这3种细菌皆可生存于浓度超过30%的食盐水中(饱和食盐水为36%),具备极佳的耐盐特性,运用在美容产品上,可有效保水、保湿,确保水分不被吸走,脸部皮肤不再干巴;用在医学领域上,由于耐盐菌具备对抗高盐环境、高渗透压的能力,可作为对细胞离子交换与通透调节机能的极佳研究材料。

  另外,工业废弃物往往是高盐度,必须先脱盐、洗盐才能进一步分解,程序耗时、耗能且过程中有杂菌污染的风险,平添处理成本。若能使用耐盐菌种,则可免去脱盐、洗盐的程序,大幅增加经济效能。

  徐源泰表示,这类耐盐菌种也在现在生物质能源上凑上一脚。目前研究多使用粮食作物如玉米、大豆作为原料,虽能降低污染,却可能造成粮食危机。而耐盐微生物具备分解纤维素的酵素,一般植物也能分解,不必是粮食作物,常见的树、草也能作为原料,为生物质能源的未来找到出路。(焦莹莹)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