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快讯  >   正文

两岸学者在厦探讨闽台文化渊源 客家文化发展

2008年11月24日 06:57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出席第六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的两岸学者进行分组讨论(钟宝华 摄)

 

  中国台湾网11月24日厦门消息  文天祥是不是客家人?台湾歌仔戏由漳州入台后又传回闽南,演变成芗剧?两岸学界研究《史记》有哪些异同等这些文化渊源的探讨,昨天在“第六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上掀起了广泛的讨论。

  22日开幕的研讨会,昨天上午进入分会场讨论交流阶段,两岸专家学者有理有据地探讨了闽台文化渊源,客家文化发展等问题。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林仁川教授用“交融”二字概括了闽台文化渊源。他认为,闽台文化是一个传承、交融的历史过程,可以说早在远古时期,台湾的原始文化就已经深受福建影响。后及宋元时期,闽台关系进一步密切,明代以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进入新阶段,特别是郑氏治台时期,大陆文化得以系统移入台湾,在台湾初步建立了中华文化制度。清朝统一台湾后,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使闽台两地文化交融更为密切。

  林仁川举例说,台湾歌仔戏,正是由漳州锦歌发展而来,但经过台湾艺人的加工和发展,成为台湾本土的主要剧种,歌仔戏形成后,又传回闽南地区,后又演变为当地十分流行的芗剧。这一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充分体现了闽台两地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台湾师范大学的文幸福,是与文天祥同族的兄弟文天瑞的后代,对与文天祥有关的文化做过深入研究。

  文幸福自认为祖先文天祥是一位客家人,而他所著名篇《正气歌》也正体现了客家人不屈不饶的精神,正所谓融合孔子的“仁气”,兼具孟子的“义气”,乃成“正气”,可以说是对孔孟学说的一种弘扬。文幸福表示,发扬文天祥的正气精神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个民族特别是青少年,需要受益于“正气”教学。

  王华宝作为江苏凤凰出版社编审,在研讨会上分享了海峡两岸《史记》整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他曾到过台湾求教,还亲自背回台湾学界整理出版的《史记》全册。他希望借此机会,有更多两岸学人共同参与到这一巨著的整理研究工作中去,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共襄盛举。

  台湾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周荃女士是分会场主持人之一,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岸学人的观点新颖独特,颇多内容自己知之甚少,可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么好的文化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研讨会上,论文集里,而应好好考虑如何使其具体化、形象化、民间化,使其能够为普通民众所理解、认同并接受。“两岸学人甚至政府,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钟宝华)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钟宝华 ]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