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3月12日福州消息 他是台湾纺织业者第一个在大陆投资设厂的人,他的投资创造了1990年福州台商投资的最高记录。是怎样的勇气和信心让他成为当年“勇于吃螃蟹”的第一人?如今面对激烈的产业优化竞争市场他又将如何应对?近日,记者走进了福州福华纺织印染有限公司,采访了在大陆投资多年的老台商、著名的陈建男先生。
与陈建男先生的交流显得很平静和自然,这种平静让人会恍然间忘记了是在和一个企业老总对话。谈起他的企业,陈建男从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角度谦虚地讲述着企业的成功和发展;谈起作为老行业所面临的困难,陈建男也以很自然的心态,平静地分析各种情况和对策。
创业十八年,企业成长200%
1990年,48岁的陈建南手里攥着1500万美元寻找投资建厂的地点。当时他有三个选择:东南亚、南亚或者大陆。与台湾相比,这三个地方都是一样的人工便宜、地皮便宜,但最终他选择了大陆。陈建男说,我当时看准了三点,首先是大陆和台湾语言文化相同;其次是我对大陆的政治稳定和政策稳定有信心;第三是我要投资的纺织业,大陆当时的水准和台湾有很大落差,我相信凭着我的技术和管理在大陆一定会大有可为。所以,陈建男带着8个技术工人,在福州创办了福州福华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他说,他看准后的这一个决定,换来了一个18年稳定成长的企业。
陈建男的福华公司主营高级涤纶面料出口,由于具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且借用大陆相对低廉的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福华的外销业务一直比较顺利。截至2004年,福华的注册资金已经从刚刚开始的1500万美元成长了200%,达到了4500万美元。在此期间,福华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在杭州成立了子公司。这两家杭州公司分别经营涤纶丝内销和从涤纶丝到成品布料的一条龙外销业务。
老行业面临“寒冬”,福华坦然“过冬”
得益于大陆的廉价劳力和土地,纺织业在大陆改革开放初期可以说是外商投资的“宠儿”。然而随着纺织企业不断涌现以及人力成本的提升,特别是2004年欧美开始对产自中国的纺织品加收反倾销税以来,纺织行业进入了“寒冬期”。
陈建男说,从1990年到2004年,利用大陆的人力优势和台湾的技术优势,福华经历了一个发展的春天。然而从2004年开始,欧美开始对产自中国的纺织产品加收反倾销税。另外,近几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产品100%外销的福华公司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同时,新的纺织企业不断涌现,大陆企业的技术也在进步,这种情况下,无论企业产品外销还是内销,都面临着极为激烈的竞争,可以说,纺织品市场已经出现了饱和。
说到这里,作为在纺织业风口浪尖打拼的福华企业的负责人,陈建男只是略带平淡地说,从紧俏到饱和的周期变化,这也是一个行业市场发展的规律。他并没有完全“让市场做主”,而是想出不同“撇步”,带领福华“过冬”。
面对不利局面,在纺织业经营多年的陈建男表现出了一个精明业者的从容和镇定。他说,这是一个产业必然的过程,纺织业一般认为只是靠人力优势,但是对于福华来说,最大的优势是技术、设备和管理。在充分分析市场形势和企业的情况以后,陈建男采取了三个办法:一是采取“合作外销”策略,即将公司生产出来的原物料转到其他地区加工,借此将欧美的威胁和企业竞争降至最低;二是发挥技术优势,研发高档产品,获利比较好的面料产品加大产量;三是设备求新,人员精简。
陈建男说,大陆各省市对于台商遇到的困难都会给予帮忙。比如,90年代初福州地区用电紧张,一周只有4天有电,当地政府积极协调,确保台资企业运转。但是涉及到国际因素和大市场环境的变化,台商还是应该从自身方面积极转变,寻求解决之道。
“内功”扎实,福华安然应对出口新政
从2007年开始,随着新的出口加工、出口退税以及保证金制度等政策的调整,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影响。不过,在陈建男看来,这些调整对福华公司的影响并不大。
他说,首先福华的出口退税率一向是11%,这与降低后的出口退税率一致。此外,福华产品并不在新的加工贸易类禁止产品目录之列,因此,福华几乎不受新政策的影响。
在保证金制度方面,陈建男丝毫不为此担心。他耐心地向记者介绍,只要公司形象好,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和销售系统,财政状况也良好,同时,在银行有一定的储蓄保证,在保证金方面,可以由银行做担保。
陈建男坦然面对新的形势,来源于对福华的信心和对自己长期以来所奉行的企业方针的坚持。他很自然地表示,在大陆经营公司18年,他一直奉行稳扎稳打的经营策略,无论是扩大公司规模还是提升公司设备,都是在既有基础之上,利用自有资金,因此福华这么些年来,虽然也曾面临一些困难,但那都是正常的企业经营过程,并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公司运转一直比较平稳,信誉良好,新的保证金制度对福华的影响也不大。
在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问题上,陈建男依然秉持着稳扎稳打的经营策略。他说,鉴于纺织业的市场饱和度,对于福华来说,现在最关键的还在于使企业继续保持良好的经营水平,以争取在国际市场的“血战”当中保持优良业绩,同时在与同行业的“肉搏战”中继续领先。
可能是对企业的技术优势、研发优势非常有信心,陈建男对这两场“战争”表现出了难得的“大气”。他说,企业自身的经营是最重要的,大陆经济成长所带来的政策性变化或者市场变化,这些外来的因素固然不可避免,也不能逃避。关键是从自身做起,适应形势的变化,调整企业结构,面对挑战。
分析新形势,谋求新机遇
陈建男的手很厚实,握手之间很容易让人感觉到很亲切。虽然他曾经担任过两届福州台商协会会长,陈建男谈起自己的企业总是先说:我们这不是什么大企业。但他依然喜欢领着客人参观福华设备先进的车间和整洁的厂区。低调的言语,挡不住他对自己十八年来经营方针的自信和坚持。
对未来的事业规划,已经66岁的陈建男还是一贯的谨慎和踏实。他说,福华一路走来一步一个脚印,积累了一定的实力,目前纺织行业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在既有实力基础之上,应该寻求新的投资项目了。
他用一如既往的平静的语气表示,目前还什么都未确定。然而正是这种平静,让人感觉到陈建男以大陆为舞台,推动事业发展的睿智。
促进两岸交流,回馈社会
作为一个在大陆投资兴业18年的台商,作为一个大陆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亲历者的台商,作为一个曾经于2002年和2004年担任了两届福州台商协会会长的台商,陈建男在以大陆为基地发展福华事业的同时,也在关注和推动着两岸的交流合作事业。
陈建男说,企业发达了,应该回馈社会,企业与当地社会理应相谐相成,台商应该把为福利事业献爱心作为回馈社会的方式之一。据介绍,福华多次前往福州第一、第二福利院和福州市儿童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并向他们捐款捐物。
陈建男担任了两届福州台商协会的会长,他积极参与到福州招商引资活动中来。他认为,随着福州的发展,将有更多的台湾工商团体关注福州,来福州考察和投资,同时也给在福州的台商带来更多的商机与合作伙伴。
对于自己对当地的贡献,陈建男没有多谈。他的确非常质朴,也非常实在。对于陈建男的采访,记者感触最多的就是他稳重的作风,还有朴实低调的言语。不过,在记者看来,作为一个纺织业的老业者,陈建男的低调让人感觉踏实,陈建男的稳重让人充满信心。(徐丽麟)
缴税大户
个人及企业简历:
陈建男,1943年出生于台湾省台南市。小学毕业之后,因家境不好,就辍学当起布行搬运工。从一个小小的布行搬运工做起,陈建男通过自己勤恳和不懈的努力,逐渐积累了经验和能力,并在台湾开办了自己的工厂。1990年,陈建男带着8名工人和1500万美元在福州创办了福州福华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生产涤纶梭织面料。后来外销需求量不断加大,陈建男于1997年和2000年在杭州成立了子公司,分别经营涤纶丝内销和从涤纶丝到成品布料的一条龙外销业务。如今,陈建男的福华公司注册资金由1500万美元提高到了4500万美元,公司拥有员工超过600人,涤纶产品生产能力也由原本每月180万米,到现在的500万米。
陈建男于2002年和2004年担任了两届福州台商协会会长,2005年,荣任福州市台商协会荣誉会长。
[ 责任编辑:陈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