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快讯  >   正文

两岸专家学者在京研讨“儒学与海峡两岸文化根基”

2008年01月23日 10:25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研讨会现场

 

 

潘朝阳作主题发言

 

 

娄杰作主题发言

 

 

  中国台湾网1月23日北京消息  “儒学与海峡两岸文化根基”学术研讨会昨天在北京开幕,两岸近3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儒学的“中庸之道”与两岸社会和谐、儒学在两岸的传承与发展等内容进行了主题发言与交流研讨。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文史研究所所长娄杰教授,以“儒学是海峡两岸文化的重要根基”为题作了开场演讲。他在演讲中梳理了儒学在台湾的发展脉络及传统儒学向新儒学的转变过程,重点论述了儒学根在大陆,并与台湾文化发展密不可分,儒学作为两岸文化的重要根基,对明郑以来两岸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观点。娄教授表示,两岸同胞应大力弘扬儒学精华,为增进两岸同胞文化共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服务。

  来自中山大学哲学系的李宗桂教授,从中庸之道作为儒学文化根底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儒学的中庸之道对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积极理论意义,以及对当今两岸社会和谐问题研究的实践价值。他表示,目前两岸现状并不排斥两岸在“文化中国”的层面来探讨社会和谐问题。

  李教授认为,从价值理性的角度省察,两岸都是中国人,两岸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滋养,而作为五千年中华文化一支的儒学——中庸之道,是两岸人民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之一,其所讲述的“中、和、诚、正、善”,在今天仍然不失为两岸社会构造和谐局面的重要资源。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翟志成教授从儒学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出发,详尽阐述了港台新儒家文化宣言的要义,厘清了当代新儒家与五四反传统主义的异同,既表明二者的终极关怀都是“救亡”,而且途径必须是实现现代化;同时也坚决否认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水火不相容、欲现代化必先毁弃传统文化的论断,坚持中国“救亡”大业本就涵盖“救国”、“救文化”、“保种”三个层面的观点。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文史所的宋淑玉女士,从日据时期台湾人民的汉学运动切入,论述了台湾的儒学文化虽历经日本“皇民化”教育的摧残破坏,但依然顽强生存并得以发展的汉学现象。她为大家介绍了当时台湾兴起的诗社、文社、善堂、鸾堂等汉学运动方式,以及知识分子在日本当局高压之下,宣讲劝善,研习汉文、汉字,以儒学教化庶民等汉学运动内容。

  宋淑玉女士表示,日据时期,台湾人民在殖民压迫、异族文化侵略的背景下,与祖国大陆互通声息,顽强保存和发展了中华文化,使其如一股清澈潜流,维系了两岸的文化交流。

  台湾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黄丽生教授,则以苗栗云洞宫为中心,从台湾客家鸾堂的儒教意识这一独特个案出发,分析了台湾鸾堂从大陆发展到台湾,并在台湾社会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论证了两岸儒学在该个案中的关联,她表示,台湾鸾堂的发展跟历史上整个中国鸾堂发展分不开,是中国鸾堂史的一环。

  作为论坛主持人之一,台湾师范大学的潘朝阳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天的研讨,嘉宾们的发言都紧扣住了主题,学术观点也相当精辟深入。自由发言阶段学者专家的提问恰到好处且针对要点,回应的专家学者也都做了精彩的解答,达到了交流与沟通效果。

  出席研讨会的近30位两岸学者,分别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研究史所、台湾“中央大学”等高校及研究单位,以及北京联合大学、北大、清华、中山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钟宝华)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李徽 ]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