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11月5日消息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促进和平基金会”4日公布“负面族群语言报告书”,“入联”、“返联”皆荣登“负面选举语言”排行榜,该基金会执行长简锡堦认为,近年“隐性”族群语言有增加趋势,包括“去蒋化、正名、入联、返联”,都是“包装糖衣的隐性负面族群语言”,成为两大政治集团动员群众获取选票的手段,2007年负面族群语言,并未因公民运动而减缓。
简锡堦呼吁,负面族群语言造成的族群对立与动员,成为台湾社会融合的阻力,明年两项“大选”,选民应以选票淘汰只会借着操作对立、搞选举动员的政客。
报道称,台湾“中央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李广均指出,负面选举语言分为四大类,沙文主义式包括番仔、台客、大陆妹等,强调自我优越感;集体动员式包括“客家人支持客家人”等,强化“我们”一体,用族群动员,被批为“情绪政治”;标签式包括“中国琴”、“外省猪”等,属短线政治操作;代罪羔羊式最“经典”莫过于“外籍配偶应少生一点”,透过强力贴标签,把复杂公共议题简化成少数团体的罪恶,以模糊焦点。
简锡堦强调,令人忧心的是,隐性族群语言有日渐增加现象,显性族群语言如“外省猪”、“大陆妹”,有直接判断标准;隐性族群语言虽然不直接用负面、污辱性字眼,却以诉求象征意义的解释和历史情感差异,如“正名”、增废重大纪念日、社会福利及“重返国际社会”的程序方法。
报道称,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董事冯建三认为,媒体也不要被政治人物牵着走,应联合反制公布政治人物不当言语,否则只会政治虚耗、媒体沉沦。(高大林)
[ 责任编辑:高大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