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快讯  >   正文

海峡两岸农产品产销论坛主题演讲 探讨合作新思路

2007年08月30日 06:10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国台湾网8月30日厦门消息 海峡两岸农产品产销论坛8月29日在厦门召开,本次论坛主要是探讨两岸农业合作发展以及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问题,以进一步促进两岸农业贸易,扩大台湾农产品外销通路。在开幕式后,分别于上午和下午举行了两岸农产品产销主题演讲和扩大两岸农产品销售研讨会,两岸农业界人士的发言说明了两岸农业合作前景广阔。

  借鉴台湾产销班经验 缩短大陆城乡差距

  台湾民意代表、海峡两岸农业协会理事长蔡胜佳提出了借鉴台湾农业产销班经营经验。台湾的农业产销班是最基层的农民组织,一般以200公顷为一个农业产销班的经营区域,称为“农业生产区段”。一个农业产销班可由临近农民结合相同理念与兴趣组织,如蔬菜农业产销班、畜牧农业产销班等,由此建立一个自下而上的适地适作之产销平台,提高生产规模之经济效率与农地利用率。

  台湾的农业产销班设有辅导体系,包含经营辅导、组织管理与督导评鉴。其中,经营辅导包括人才培训、计划辅导及优惠低利贷款的支持与协助。辅导单位一般为农业产销班所在地的农会、渔会、农业合作社或者其他经当地县市主管机关核准的机构和团体。组织管理指要向当地主管机关申请并登记农业产销班,而农业产销班的基本数据均纳入数据库管理,并将生产类别与性质在网站上公开,定期校对更新。督导评鉴表示农业产销班经济绩效经评鉴达到农业主管单位规范的目标时,可享有低利贷款、计划补助等农政单位新技术的辅导和农业信息分享等奖励。

  农业产销班推行企业化、制度化经营管理,包括产销技术、人才培育、建立品牌与营销通路、贷款融资协助等。

  蔡胜佳认为,大陆正在推行三农计划,进行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但是将台湾的农业产销班经营经验用于大陆方面时,必须注意与大陆具体情况相结合。如在农业辅导方面,要视大陆地方基层农民团体及基层政府对农业辅导能力而定。他指出,以农业产销班的制度,配合农业技术指导团队,办理生产技术、营销研习等教育训练,并植入新观念新体验,才能促使农业开放。同时,以农业产销班为基础,扩大至组织台湾农民合作组织有计划性的进行大陆农业投资,农民也较有信心。蔡胜佳强调,两岸农业资源技术互补,创造双赢局面,两岸农产品合作营销全球市场。

  借鉴台湾的农业产销班经验,蔡胜佳认为,这可以有效改善小农制度经营现况,明显提高农民收益,这是三农计划中缩短城乡差距最好策略之一。

  发展两岸农产品市场交流

  出席主题演讲的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副会长王兢认为,由于台湾方面有很多非经济因素,使得两岸农产品贸易不能顺利进行,因此两岸农业交流要有新思维和新思路。他指出,农产品批发市场就是两岸农产品贸易交流的很好和重要的平台。

  他表示,大陆以综合性批发市场为主导,以粮油、蔬菜、水果等多种专业市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已经形成,其已成为大陆农产品流通的主体业态和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而台湾农产品流通目前采取的也是批发市场流通制度。因此,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平台,将有助于全面推动两岸的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合作。

  王兢具体指出,大陆批发市场集散功能强大,它不仅可以向台湾地区乃至全世界展示大陆农产品,同时也是展示台湾农产品的最佳窗口。如上海龙吴进口果蔬批发市场专营进口水果,华东地区95%的进口水果来自该市场,其经营台湾进口水果已经4年。由于台湾水果享受大陆方面优惠政策,而该市场又与超市等关系良好,且主要面向白领群体,因此水果很受欢迎。

  他指出,不仅生鲜水果,由于台湾食品加工技术很多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因此批发市场可引领台商展示其农产品的深加工,并由此推动大陆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

  对于两岸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合作,王兢认为,两岸批发市场的发展规划策略基本一致也是原因之一。两岸目前都着力于完善批发市场的检验检测、信息、储藏、加工、运输和电子结算、建立现代化物流中心等功能。双方可交流信息、技术和经验,并鼓励台商投资批发市场和农产品物流的建设。

  此外,加强农产品经纪人尤其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内经销商的培育和规范也是两岸可以合作的。台湾农产品产销组织高效管理的经验值得借鉴,大陆批发市场可以组织经销商与台湾的经销商和农会、产销班沟通,建立合作关系。

 

       据透露,目前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已经举办了两期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有120名大陆经销商取得“农产品经纪人”职业称号。(徐丽麟)

 

台湾民意代表、海峡两岸农业协会理事长蔡胜佳参加两岸农产品产销论坛开幕式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田云鹏 ]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