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汇、融通、融合——澳门春节假期观察
新华社澳门2月7日电 题:融汇、融通、融合——澳门春节假期观察
新华社记者李寒芳、郭雨祺
2月4日,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举行的“欢乐春节灵蛇献瑞烟花汇演”第二场在旅游塔对出海面绚丽绽放。新华社发(张金加摄)
新春佳节,澳门旅游市场暖意融融。中西合璧文化与城市风貌深度融汇,多元主题旅游活动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大湾区内“你来我往”的交流愈发频繁,共同绘就新春澳门的绚丽风景线。
中西合璧“融汇”春节
巨型金龙在大三巴牌坊前跃动贺新春,来自荷兰的“龙虾先生”在百年历史的益隆炮竹厂旧址盛装迎客。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假期,澳门更呈现出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独特城市精神,吸引了大批游客。
据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统计,1月28日至2月4日内地春节假期期间,澳门各口岸总出入境人数达491.8万人次,日均约61.4万人次,同比上升0.6%。其中,1月31日单日入境旅客达21.9万人次,创下疫情后入境旅客新纪录。
澳门城市大学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执行副院长李玺认为,澳门中西合璧的春节文化对旅游市场起到了显著的带动作用。旅游局主办的“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如社区巡演、花车汇演和烟花汇演,吸引大量居民和游客,展示澳门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效满足了游客对文化沉浸和参与式体验的需求。
澳门旅游业界对今年的整体旅游市场保持乐观。“今年春节前的访客量较去年多,体现了错峰出行效应。”澳门休闲旅游服务创新协会会长黄辉说。
澳门旅游业议会会长胡景光表示,未来应继续巩固内地和香港等传统客源市场,同时加大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力度。此外,随着广东省珠海市赴澳门旅游“一周一行”政策、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赴澳门旅游“一签多行”政策的实施,预计访澳游客还将增长。
1月31日,嘉宾主持“金鳞升辉欢乐春节 2025农历新年花车汇演”开幕仪式。新华社发 (张金加 摄)
旅游架桥“融通”海内外
今年春节期间,澳门国际旅客共5.8万人次,日均近7300人次,较去年同期上升10.2%。李玺认为,澳门特区政府近年来在国际客源市场推广上的努力取得成效,澳门旅游目的地建设的不断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和智能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多元旅游产品的开发,都增强了澳门对国际旅客的吸引力。
灵蛇领航,春意盎然。2025年新春期间,澳门国际机场的旅客量显著上升。大年初一至初七(1月29日至2月4日),澳门国际机场共有超过17万旅客人次,其中内地航线旅客占整体旅客的50%,国际市场旅客占33%。
澳门旅游商会理事长张健中表示,今年澳门旅游市场呈现多样化趋势。客源和线路更趋多元化;长短线旅客访澳量均增加,高峰期延长,节前效应明显。此外,旅游主题更加多元化,小团化、质量游、深度行趋势增强,节庆、文化、亲子、美食、休闲、购物等主题更受游客欢迎。
2025年1月30日,游客在澳门议事亭前地游玩。新华社发(张金加摄)
双向奔赴加速“融合”
在横琴的花海长廊看日落,抬头望见澳门旅游塔;徜徉澳门路环海岸线,对面是色彩缤纷的横琴长隆海洋王国。春节假期,既有内地游客赴澳感受年俗,也有澳门居民到内地走春探亲,双向奔赴的客流和车流成为琴澳融合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据横琴边检站统计,今年春节假期,经横琴口岸出入境旅客约66万人次,车辆超5.5万辆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3.7%和66.3%,均为历史同期最高值,充分展现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一桥连三地,畅通大湾区,港珠澳大桥成为春节期间内地及港澳居民跨境出行的热门通道之一。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春节期间该站共验放旅客数量达101.7万人次,出入境车辆近16.1万辆次。
在港珠澳大桥以北约31公里的深中通道,也是活力满满的传送带。自2024年6月底通车以来,车流量始终保持高位运行。今年春节,澳门青年黄滋才驾车从横琴赶到妻子的老家——广东阳江。一路行来,车流滚滚,他的感受是“粤澳”“粤港”两地牌车、“粤港澳”三地牌车更多了。
墙系中国结,窗挂红灯笼,除夕夜黄滋才与家人围坐一桌,桌面上摆满了盆菜等粤式传统美食。乙巳蛇年也是黄滋才在位于横琴的澳门新街坊新家度过的首个春节。作为粤澳两地合作建设的首个面向澳门居民的综合民生工程,澳门新街坊迎来众多澳门居民“入伙”。
如今,澳门新街坊正筹备活动迎接元宵节。孩子们的欢笑声、邻里间的问候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
“今年春节,我们不仅感受了澳门的年味,也感受了内地的红红火火。”黄滋才说,“大家往来越来越便利,心也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