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故事|布达拉宫的“保健医生”

2025-01-25 13:40:0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冬日的阳光,温暖照耀古城拉萨,布达拉宫金顶熠熠生辉。一年一度的外墙粉刷工作落下帷幕,局部细节收尾工作紧随其后有序展开。

  三三两两的工作人员提着油漆桶、拿着毛刷,仔细为窗台、窗檐木构件涂刷颜料。他们是布达拉宫管理处维修科的日常“保健医生”——包括藏族传统木匠、石匠、泥匠、彩绘师、瓦工、缝纫工等。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至今西藏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匠人们用平时不起眼的“缝缝补补”和预防性保养,确保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安全稳固,让传奇的布达拉宫穿越千年风雨而容颜依旧。

  维修科工匠扎西在布达拉宫前。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宫殿里的“万里路”

  今年49岁的扎西,在维修科工作了30年。刚开始到这里工作,他觉得布达拉宫像一个“迷宫”,时常找不到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布达拉宫进行了多次大型维修。1993年,布达拉宫一期维修工程还在进行中,作为电工学徒,扎西来到了布达拉宫,翌年维修组成立,扎西成为其中一员。

  “哪里有活,带着糌粑和茶走到哪里,随叫随到。”扎西说。

  像扎西这样的年轻学徒,需要跟着老匠人学习古建修缮各种技艺——修缮白玛草(墙体顶部使用的特殊材料)、协助木匠更换木构件、协助石匠修缮墙体、高空作业粉刷外墙等。每一项工艺都严格遵循传统方法,每种手艺都是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日积月累。到2003年布达拉宫维修科成立时,有10年“工龄”的扎西已较为熟练地掌握各种技艺。

  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为构筑平面地基,沿山体垒石砌墙、架椽子木、封顶延展、加高层数,不断构造无数空间,最终形成最多有8层高的地垄——这是布达拉宫的地基,有通风防潮功能——最深有30多米。

  扎西在布达拉宫地垄进行例行巡查。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在巡查地垄时,布达拉宫的维修人员意外发现了几十个新的未知空间,地垄结构层次的原貌渐次显现。

  “发现一处,记录一处”,随着探寻的深入,扎西他们发现,历经千年时光,地垄墙体和椽子木多有老化等险情,“形成详实的报告上报后促成了第二期大型维修工程的实施。”扎西说。

  始于2002年、结束于2009年的布达拉宫第二次大规模维修,地垄加固修缮便是其中的重点工程之一。

  扎西坚信“古建修缮的前提是预防”。如今,已成为工匠组长之一的扎西,除了每年的假期,几乎全年保持待命状态,特别是雨雪天气,坚持对辖区里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位进行巡查,以预防各类可能影响建筑安全的风险。

  此外,每年冬夏两季,维修科都会组织木匠、石匠等,联合对本体建筑结构进行安全巡查。“比如一根木构件半年前记录处理了几个虫眼,半年后看有无增加,若有必要,及时进行修缮更换。”

  “30年过去,从地垄到金顶,总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的布达拉宫,没有我没到过的地方。”在这座宫殿里走过数万里路的扎西,再也不会迷路了。

  “千岁老人”保养有方

  1300多年历史的布达拉宫,有无数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木构件。布达拉宫的匠人们,对这位“千岁老人”始终精心呵护。

  因年代久远,布达拉宫存在木料虫蛀腐坏等现象。为防患未然,2015年,布达拉宫维修科成立了防虫办,下设防虫实验室。每年3月至10月,实施整个建筑群木构件防虫灭虫工作。同时,通过生物学特性研究,尝试用碎木屑饲养幼虫、树胶封堵虫洞等新的防虫办法,实现了木构件虫蛀预防性治理和保护。

  不过,在前段时间的巡查中,维修人员们仍然发现了一处殿堂屋顶局部木构件的虫蛀痕迹。不久后,木匠开始了细致缜密的修缮工作。

  两个多月里,木匠们严格按照传统古建修缮程序,检查、评估、测量,制定方案,挑选优质木构件……修缮保养大到支撑殿宇的梁柱、梯子、门窗,小到殿堂的佛龛,木匠的工作事无巨细。

  木匠普琼正在制作布达拉宫修缮所需木构件。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今年63岁的顿丹次仁和45岁的普琼,已分别在此工作40年和近30年。每次对木构件的修复结束后,顿丹次仁和普琼都会留下“题记”——自己的名字和修复时间。

  布达拉宫本体建筑和内藏物品均为文物,因此,工匠们始终遵循最小化干预、最大化保留其完整性和真实性原则进行修缮。“布达拉宫是一代一代先辈接力修建和保护的,我们对布达拉宫的情感也是世代相传的。”顿丹次仁说。

  “阿嘎土”的文化叙事

  作为西藏传统规格最高的建筑,布达拉宫的屋顶、室内、庭院和墙帽均以“阿嘎土”作为表层封护材料,其工艺精致考究。

  “阿嘎”是一种纯天然的半石灰化微晶灰岩,是藏式古建筑屋顶和地面普遍采用的传统建材。夯打出来的阿嘎土干燥后坚硬平滑,这一工艺已在雪域高原传习至少千余年。

  泥匠组正在整理粉刷墙体的安全绳。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先将石料进行预处理,打成不同粒径颗粒,然后将各色大、中、小阿嘎石进行混搭,夯打成型。”泥匠组组长贡觉旺姆说,这样屋面就像镶嵌了各色的“宝石”,更加好看。47岁的贡觉旺姆到布达拉宫工作已有27年。

  列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阿嘎土制作工序”,是藏族传统工艺与技艺的结晶。夯打阿嘎土的场面颇具仪式感——特制的工具,特有的歌曲,纵横排列的人们随着曲调整齐行动。

  富有艺术美的劳动场面背后,是极其复杂的传统工序——先铺一层卵石垫,再铺一层黄泥,待泥土干燥后,再铺筑阿嘎;先铺粗阿嘎石,反复夯打平整,然后依次按中、细、粉状阿嘎顺序铺筑,每道工序夯打3至7天不等,最后还要抛光。

  有时为了获得质量上乘的阿嘎土,工匠们需要花费数年时间去寻找阿嘎岩。“别看我们唱着歌很轻松的样子,一天站立走动夯打下来,双腿肿胀抽筋是常有的事。”贡觉旺姆说。

  裁缝组正在为布达拉宫缝制藏式门帘。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建筑是历史的活化石,也是一种文化叙事。一座宫殿、一门手艺、一份匠心,布达拉宫里的工匠们以日复一日实实在在的劳动,坚守着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使命。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