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话”年|莲年有馀!杨柳青里的津味文化
新华社天津1月20日电 小年将至,年味渐浓。津门户外寒风料峭,千年古镇杨柳青的一间画坊里,杨柳青年画霍氏第七代传承人霍树林正专注凝神地在为年画《莲年有馀》上色。墨色晕染间,一个喜气洋洋的胖娃娃跃然纸上,一眸一笑中饱蘸着对新春的美好祝愿。
《莲年有馀》是杨柳青年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胖娃娃手持莲花,怀里抱着比娃娃还大的鲤鱼,整幅画面都透着开心和祥和。“从这幅画中能看出天津人身上自带的豁达乐天的松弛感,但这种松弛感背后,又有一种充满干劲儿的津门气质。”霍树林说。
杨柳青年画兴于明、盛于清,至今已传承400多年。作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的代表,其艺术风格汲取了中国工笔重彩画和民间版画的精华。鼎盛时,这座运河边的津西小镇“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是远近闻名的“年画之乡”。
潋滟的河水倒映着运河文化的繁荣与活力,也见证着杨柳青年画的世代传承。2006年,杨柳青木版年画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半印半绘”是杨柳青年画的最大特色,共有勾、刻、刷、画、裱五道工序。这五道传承百年的严苛工序,让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像门外的大运河一样,流淌着古韵今风。正是对一刀一笔的极致追求,造就了杨柳青年画的“丹青百幅千般景”。
“木版”是杨柳青年画的基石,也是一本本民间“百科全书”。每一块精雕细琢的木版都蕴含着中国的人文地理、民俗文化和道德观念,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过去几十年间,杨柳青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霍庆有辗转全国多地,搜集散落各地的古版、画稿,挖掘、整理和修复了上百块古木版。“年画不能在我这里断了根。”霍庆有说。
面对现代印刷技术和高仿机器印刷的冲击,年画的传承工作更显任重道远。“我们通过线上科普,线下进校园、开设讲座等宣讲方式,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传统年画中蕴含的工艺价值。”
如今,霍树林逐渐接过了父辈手中的接力棒,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将杨柳青年画融入更多“津味儿”特色和年轻人喜爱的艺术风格,让老手艺焕发“新”生命。
图为体现“老天津人”市井生活的杨柳青年画。新华社发
“天津人豁达包容,但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坚持。”霍树林用蛇年新创作的作品“金蛇纳福”举例说,福字融入了年轻人喜爱的国潮风格,这在以往的创作中是不常见的,“希望这个春节,有更多年轻人喜欢上这幅年画。”
年画内容包罗万象,甚至拓展到动漫形象,但制作年画的五大工序必不可少,刻版用的木材也必须是质地坚硬、纹理细腻的杜梨木,这就是“天津性格”影响下的杨柳青年画。
临近春节,贵州的于女士带着上小学的女儿来到天津,特意来到杨柳青画店。于女士说,孩子在读课外书时曾读到杨柳青年画,就一直嚷嚷着要看,这次特意带她来看看,算是圆孩子的一个梦。
在位于天津古文化街的杨柳青画店,市民游客驻足观看杨柳青年画作品。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2024年,杨柳青年画销售额同比大增,不仅有邻近的京津冀游客,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全国各地游客甚至外国友人。
把“过年的画”传下去,一直是霍树林心头沉甸甸的责任。他希望和家人一起努力,让一幅幅年画从墙上“走下来”,走进千家万户;让一幅幅年画“活起来”,活到每个人的心里。让杨柳青年画,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讲述更生动的东方故事,这是霍树林孜孜以求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