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何以中国丨爱美之心从古至今 古代小姐姐的发夹到底有多精致

2024-12-28 17:47:00
来源:天山网
字号

  【编者按】文物是活着的历史,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不仅丰富着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更坚定着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自信。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天山网推出《何以中国·文物穿越记》专栏,讲述这些珍贵文物背后的文明故事,探寻古文物与新科技碰撞而出的新疆魅力,感受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和时代风采。

从古至今,爱美的女孩都喜欢用各种精美的饰品装扮自己,不管是短发还是长发,或是从古代流行至今的盘发,都能看到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发夹。

古代小姐姐所用的是一种形似梳子的发饰,它叫作漆篦(bì)。

漆篦,1984年出土于和田地区洛浦县山普拉墓地,高9厘米、宽7.4厘米,上端为半圆形柄,齿61根,排列均匀,密而不繁。

它两面图案各不相同,都以黑漆为底,一面饰有红、黄、绿色的云气纹;

另一面绘有联珠组成的方格纹,方格内添画4个实心圆。

就算放到现在,估计也是热销款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梳和篦一直被统称为“栉”,齿稀者叫“梳”,齿密者叫“篦”。

篦子因为中间有篦梁,两侧有篦齿,是古代去痒篦污、疏通经络的工具,篦子与簪、胜、钗、步摇、珠花、金钿、勒子并称为古代八大发饰。

图片

  漆篦(东汉;洛浦县山普拉5号墓地出土)。图源:《新疆历史文明集萃》第101页

研究人员认为,这个造型美观精巧的漆篦,是典型的汉代器物。

其造型和装饰风格,与楚文化的漆器相似,很可能是中原地区传入的物品。

作为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漆器具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

在我国,人们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我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考古资料表明,新疆地区居民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使用漆器了。

新疆出土的汉晋时期漆器十分丰富,且器形多样,是研究我国古代漆器艺术的重要资料。

  漆奁(lián)(汉晋;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图片来源:《大漠文明 丝路遗韵——新疆出土文物精粹》第88页

在宋代,女子用篦子理眉,男子用其整鬓,女子还会把精美的篦子插在发髻上当作发饰,就像现在小姐姐头上流行的发夹一样。

女子插篦的习俗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到了唐代,插梳装扮成的头饰更加流行,几乎成为唐代贵妇的标配。

到五代至宋代时,插梳之风更甚,梳和篦在材质上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金、银、玉、犀牛角等贵重材料均被用来制作梳和篦。

一把小小的梳子,“穿”发丝,“越”古今,不仅是必不可少的实用器物,更是古代妇女审美追求的实物印证,表达着人们对美好事物和生活的不懈追求。

[责任编辑: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