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写给运河的一封信丨外教老师特蕾莎:让世界读懂中国大运河

2024-12-21 12:02:00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

  以心为笔,记录运河悠久历史文化;以情为墨,书写运河沿岸时代变迁。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江苏省委宣传部联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全媒体系列专题《写给运河的一封信》。

  

  video

  

  

  特蕾莎来自美国,但是成年后,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国度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文化迷”,十年前,她和全家人决定来到常州生活,从此结下了与这座运河城市的不解之缘。

  

  初入常州,特蕾莎探访了枕运河而卧的“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并完成了她的第一个硕士论文——《青果巷的故事》。自此,也开启了她与运河的传奇情缘。

  

  作为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的一名英语外教,业余时间,特蕾莎还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她探访东坡遗迹、拜访非遗传承人,研究、体验常州梳篦和常州乱针绣等非遗技艺,一点一点揭开运河文化的神秘面纱。

  

  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文史专家组组长 大运河文化研究会顾问专家 邵志强向特蕾莎介绍东坡遗迹——野宿亭的由来。有一年除夕,苏东坡沿运河乘船途经常州,在此处停泊,因为正值大年夜,他不忍打扰友人,便在船上住了一晚,后人建野宿亭纪念东坡,也叫东坡古渡。苏东坡为此还写下一首诗: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不嫌客”“许相依”也表达了他对常州的喜爱。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乱针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孙燕云告诉特蕾莎,依托运河强大的运输力,南北文化不断交融,江苏的丝绸和刺绣运往全国各地,常州也孕育出了具有西方油画特点的第五大名绣——乱针绣。

  

  

  “常州是全国的木材集散地,我们祖祖辈辈制作梳子、篦子所用的毛竹和木头,正是沿着运河而来。记得我小时候,运河里到处都是漂浮着的木排,我们经常到运河里面去游泳,就在木排上玩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梳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邢粮向特蕾莎讲述常州梳篦的历史。

  

  

  随着对运河文化一步步的深入探访,特蕾莎在工作之余,创办国际网站、主编双语杂志、拍摄新媒体短视频,用不同的视角探访、传播运河边的中国故事,也让更多人开始了解、喜爱这段穿越2500年的运河历史。

  

  

  作为中国连接南北的水路运输大通道,大运河创造了庞大复杂、举世无双的漕运体系。南丝北木、南粮北炭,不同生产区域的商品因为运河而不断流通、发展、交融,也彻底改变了常州的经济格局。19世纪6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地处江南运河咽喉的常州,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源地。

  

  

  在位于戚墅堰机车厂的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特蕾莎看到了近百年来,中国运河工业的兴盛。从最早的机器织布厂、机器加工面粉厂,到第一家机器制造厂和电力公司,依托便捷的水路运输,纺织、机械、食品、电力等近代工业在运河边迅速崛起,形成“运河两岸 烟囱林立 厂房如织”的工业盛景。

  

  

  特蕾莎也注意到,随着漕运落幕,进入海运时代后,大运河似乎渐渐被人们忘却了。穿城而过的运河把整个城市划分为南北两半,曾经让常州人骄傲的母亲河,一度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天然阻碍。

  

  但大运河并未就此沉寂,如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样,2004年,常州终于迎来了再一次运河改道,将原本割裂城区的明运河,南移改线,历时5年,建成全长26公里的苏南地区第一条三级航道。运输量上升到千吨级,也让常州成为京杭大运河沿线唯一一个,“三河并城”的城市。古运河、明运河、新运河并行而过、首尾相连,创造出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特色城市空间,历史文明与城市发展交相辉映,文化遗产、城市公园、慢行绿道串联成线……穿越千年的运河再次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和管理者看到了常州的发展优势,特蕾莎的丈夫克里斯蒂正是其中之一。

  

  十年前,世界500强、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选择来到常州投产,作为公司的CEO,克里斯蒂看重的正是常州发达的水路运输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长江东西相通,运河南北相连,成为这座“万亿之城”的成长密码,也让常州继续续写着“百年工业城市”的传奇。

  

  如今,克里斯蒂所在的企业员工规模已扩展至600余名,年销售额达30亿元。而波光粼粼的运河也早已融入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周末,特蕾莎经常带着丈夫和孩子在运河里玩皮划艇,她还把运河文化融入课堂,带着学生们一起到运河边采风、调研。

  

  

  

  十年来,特蕾莎用自己的方式让世界听到大运河的声音,而在中国的广袤版图上,大运河已经驰骋奔流了2500年,它孕育、催生、哺育了几十座运河城市,直到今天,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一座座运河城市依旧在运河的清波中书写传奇。特蕾莎说:“未来,我还要把你的故事告诉更多的人,因为每一个在运河边幸福生活的人,都是这封信最好的落款。”

  

[责任编辑:李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