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红土地上话振兴
央广网南昌11月30日消息(记者周蓓)聚焦产业、多元共治、推动传统村落焕新颜……江西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道路上,蹚出了一条新路子。近日,记者走进南昌、九江、抚州等地,看江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
聚焦产业 破解乡村振兴“致富密码”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
初冬时节,走进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太平关乡瓜蒌产业基地,一串串沉甸甸的瓜蒌挂满枝头。农户们来回穿梭于藤蔓下,忙着采摘成熟的瓜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们凭借着科学的种植管理,配备了水肥一体化灌溉管理系统及多通道智能施肥机,预计每亩纯利可达4000元。”该县富民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党员张爱芳说。这一可观的收益不仅让种植户的腰包鼓了起来,还解决了当地1000余人的就业问题,更通过大户带小户的方式,带动了30余户脱贫户参与到瓜蒌种植当中。
近年来,彭泽县太平关乡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创新发展特色种植项目,其中瓜蒌种植是该地乡村振兴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小瓜蒌”不仅为乡村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更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果果”。目前,太平关乡瓜蒌种植面积已超过2000亩。
瓜蒌喜获丰收,如何打开瓜蒌籽销路,便成了张爱芳和农户们最关心的问题。
在瓜蒌籽加工制作车间,经过筛选、分级,包装、质检等工序,不起眼的瓜蒌籽就变成了一袋袋休闲小食品。凭借优良的品质,瓜蒌籽已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村一品”产品以及国家级乡村特色产品。
“我们瓜蒌籽有三种口味,喜欢吃甜的家人们,可以拍个话梅口味的……”在该基地的电商直播间,工作人员正在给直播间的网友热情介绍瓜蒌产品。足不出户,就让瓜蒌产品走向全国,这无疑给广大种植户增添了信心。
在彭泽县太平关乡数字乡村展示馆,瓜蒌籽等当地农产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销售到了全国各地。该乡大力建设农产品电商孵化基地,孵化抖音账号,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为其农产品推介并销售,有效拓宽销售渠道。
近年来,彭泽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大专项行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奋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多元共治 激活乡村治理“一池春水”
乡村治,百姓安。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
走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塘南镇的村道巷尾,村落风光优美、道路平坦宽敞,漫步其间,处处皆景。“村里环境比以前好多了,泥巴路、老旱厕、排水渠都改造了,还修了休闲文化广场,现在不仅环境美、生态好,邻里也和睦,住得格外舒服,特别有安全感。”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难掩喜悦之情。
近年来,塘南镇探索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实行卫生文明户积分考核,明确积分内容、积分方式,将村民参与文明村镇创建、村容村貌提升等活动按基础积分进行量化赋分,并不定期举行积分兑换活动,把村民日常行为转化为数量化指标,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推动从“要我建设美丽乡村”到“我要建设美丽乡村”的转变。
“附近中学的高中生晚上骑自行车回家不安全,建议为他们的自行车粘贴反光条,有效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在不久前举行的“条凳议事会”上,南昌县黄马乡徐家村村民章阿姨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随后该建议被乡人大主席团纳入民生清单,并很快得到落实,有效解决了学生夜间出行安全问题。
“条凳议事会”是南昌县黄马乡推进乡村治理工作的一个新举措。该乡组织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等主动前往群众休闲点、户外空地等处召开“条凳议事会”,以拉家常的方式,与群众谈心交心。通过这种方式,及时把群众的意见建议向乡党委、政府反映,为群众排忧解难。
黄马乡不断探索多元联动共治机制,引导各村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以及乡贤理事会等,持续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参与定规矩、立良俗,讲文明、树新风,有力提升乡村治理和基层自治水平。
近年来,南昌县坚持把乡村治理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任务,深入落实治理强基战略,突出党建引领,注重机制创新,强化平台赋能,聚焦群众满意,以乡村善治描绘和美乡村“昌南画卷”。
点“古”成金 推动传统村落焕新颜
明清古建飞甍翘壁、青砖黛瓦;石雕木雕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走进江西抚州金溪县竹桥古村,仿佛进入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竹桥古村建村距今约800年,现保存有明代所建民居8幢、明代祠堂1幢,其余为清代建筑,是赣派建筑的典型代表。
如何保护传统村落,守住这份文脉与乡愁?
党建引领,守护古村;创新机制,盘活古村;治山理水,扮靓古村。这是金溪在实践探索中给出的答案。
近年来,该县创新“县委统筹、政府主导、乡镇主抓、党员示范、社会参与”多方联动机制,构建起拯救老屋、古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的齐抓共管大格局;出台实施《金溪县古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方案》《金溪县“拯救老屋行动”实施方案》,将古村保护与新农村建设深度结合,精心打造了11个美丽宜居乡镇、100余个美丽宜居村庄、1万余个美丽宜居庭院、12条美丽岸线、8条美丽通道、5个乡村森林公园。
从2017年开始,该县还先后成立了“老屋办”、古村落保护开发中心等机构,聘请百余名党员担任古村落文保员;组建了43支传统建筑建造和维修施工队伍,吸纳了279名建筑工匠组建“工匠库”,确保古建筑修缮质量;出台奖补政策,调动村民积极性,自发地对老屋进行抢修保护。
2018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金溪县人民政府合作启动“拯救老屋行动”,筹措资金8000万元,抢救性修缮古建筑1000余栋。
2020年,金溪县探索古村落古建筑收储托管机制,托管后古建筑产权不变,投资人可以用部分古建筑经营权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古村落金融贷”。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还须“以用促保”,以此实现物质和非物质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
为让古村落“活起来”,金溪县秉承“修旧如旧”的理念,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将建筑形态与发展业态有机衔接,对古村古建筑组织实施水、电、通信等项目建设,建设书吧、茶吧、咖啡吧等休闲场所,积极探索“古村+美景”“古村+体验”“古村+美食”“古村+文化”等发展路径,让各地游客“来得了、留得住、游得好”。
“我们把文化作为旅游的主要资源,做好挖掘、转化、利用的文章。加强古村落保护利用,深入研究文化内涵,呈现最美金溪,努力让其成为游人的诗和远方。”金溪县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赣鄱沃野间,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基层治理欣欣向荣,美丽古村游人如织……一幅“气象新、面貌美、活力足、前景好”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赣鄱大地铺陈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