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交通巨变|蓝天筑梦,空途无限
2024年1月26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搭载111名旅客,执行它的第一班春运航班MU9197,从上海飞往成都。这是C919首度服务春运。
2007年C919项目立项,设计、工程人员经过十年的艰苦攻坚,终于在2017年5月5日将C919送上蓝天。
2023年5月28日,东航全球首架C919飞机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成功完成该机型的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标志着C919的“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面贯通,中国民航商业运营国产大飞机正式“起步”。
目前,国产大飞机已累计安全飞行超1万小时,执行商业航班超3700班、承运旅客突破50万人次。
航迹承载梦想,蓝天见证辉煌。大飞机翱翔的背后,是新中国成立75年来航空事业的飞跃。
作为国家重要战略产业,民航业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支撑。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是我国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于2022年7月建成投运,目前已开通51条国内货运航线、24条国际货运航线,国际货邮吞吐量突破12.9万吨,实现了覆盖亚洲、延伸欧美的航空货运网络。
1958年,作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现代化民用机场,北京首都机场投入使用。改革开放以来,民航出行需求大增,首都机场三次大规模扩建。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成为全球第二个年旅客吞吐量过1亿人次的机场,但每天仍有400架次航班申请无法安排。
快速发展的中国,既要有效满足人民出行需求,更渴望更多拥抱世界。
2019年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口岸开通国际、港澳地区客运航线30余条,每周出入境航班达400余架次,“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航线超七成。
据北京大兴机场边检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杜煜介绍,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的持续扩容,境外人员来华便利措施的持续优化,今年上半年经北京口岸入境的外国人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两倍多,经北京大兴口岸入境的外国游客持续增长,其中有更多的外国人享受了免签入境和144小时过境免签入境政策便利。
民航业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目前,中国民航运输规模连续19年位居全球第二,对全球航空运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全国有运输飞机4335架,运输机场262个、机场总容量达16亿人次,无人机年飞行达到千万小时量级,新注册无人机总数正在以每月10万架的速度增长。
“目前持有现行有效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的无人机企业总数超过了1.4万家,持有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的人数超过了22.5万人。今年上半年,新注册的无人机将近60.8万架,较去年年底增长了48%。无人机累计飞行小时数达到了981.6万小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3.4万小时。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低空经济正在步入一个快速成长的新阶段。”中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说。
科技飞速发展,航空业的未来已不局限于万米高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其中专门提到“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从直升机到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从农用飞机到物流配送无人机,这些新飞机、新场景、新业态,科技感十足,也让低空经济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据河南安阳市通用航空发展中心主任张存富介绍,安阳市目前已经建成有3座通用机场和一个民航机场,拥有涉航企业80余家。“目前有4个县区都分别建设有航空产业园,为安阳的低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张存富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民用无人机研制企业超过2300家,量产的无人机产品超过1000款。2023年,中国交付民用无人机超过317万架,通用航空制造业产值超过510亿元,同比增长近60%。
“我们现在正在建设以深圳为中心,覆盖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低空物流网络。目前在深圳这边有300多条航线,每天运货量超过2万票,飞行架次在1000架次左右。”丰翼科技政务总监陈孝辉说。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蓝天筑梦,空途无限。75年来,航空交通运输行业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