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事儿】美国学者:创新活力十足 中国经济增长前景“非常乐观”
中国日报网1月31日电(记者 樊菲菲)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西蒙商学院院长、宏观经济学家西温·耶尔特金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尽管面临复杂的地缘政治挑战,但是中国经济充满活力,耶尔特金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非常乐观”。
罗彻斯特大学西蒙商学院院长西温·耶尔特金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耶尔特金表示:“中国对技术的适应程度比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要高得多,而且劳动力群体大都受过良好教育。”
“在任何经济体中,真正推动长期增长趋势的是生产率、资本和劳动力投资。”她说,中国对生产性资本和技术、创新和教育的持续投资将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增长。
耶尔特金表示,中国将继续在全球工业和供应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规模非常大,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规模很难在其他任何地方复制。
“找到一个能完全取代中国目前规模和完善的供应链的市场是非常困难的。这不仅仅是对于单一市场的挑战,即便是多个市场的合作也很难完全取代中国。”
在回答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问题时,耶尔特金表示,"任何人在任何形式的合作面前设置的任何障碍都可能伤害双方",开发这些技术的国家应该大力推动合作,以便能够进入不同的市场,并相互学习。
她说:“这些国家最终都将获得胜利,因为能够合作、分享技术才能真正提高商业生产力和改善人类生活状况,这是互利的。”
耶尔特金指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技术与人类的结合,中国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随着人工智能工具和各种非常先进的产品的引入,中国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
耶尔特金表示,“在技术方面看到很多进步和良性竞争总是件好事”,她了解中国的双碳目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可再生能源和技术方面进行大量创新和投资,而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将是中美两国进行合作的一个非常好的领域。
此外,中美两国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前景广阔。耶尔特金表示,中国的商业人才不仅精通数据和技术,而且了解全球情况,非常灵活,既能理解不同的需求,又能与来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合作,并愿意适应和接受新技术新知识。
【中国那些事儿|第984期】
栏目监制:吴艳鹏
栏目编辑:刘世东 潘一侨
栏目主笔: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