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亚洲学者吁以“亚洲人权共识”回应话语霸权

2022-11-28 09:33: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 张素)为期两日的“亚洲人权论坛——环境、气候变化与人权”国际研讨会27日闭幕。在这场有来自亚洲2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的论坛上,多位学者呼吁亚洲国家凝聚人权共识,回应西方国家话语霸权。

 

  破解人权单一视角

  “一方面,他们说‘尊重人权’。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其他国家颠覆政权,甚至谋杀民众,导致人权灾难。”会上,印度尼西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赫鲁·苏塞托(Heru Susetyo)说到美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

  如其所言,美西方在自身人权状况不断恶化的同时,频频以单边主义行径在全球制造新的人道灾难。“西方人权观受到‘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已经形成思维定势,比如一些国家动辄使用武力制裁。”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孙平华说。

  这位长期研究人权的学者分析,从实践来看,美西方国家并不是真正关心亚洲或其他国家的人权成就,而是试图站在道义制高点,将人权作为打压他国的工具。面对这种话语霸权,亚洲国家必须寻求更多共识,破解看待人权的单一视角。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常健也有相同看法。他说,西方价值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亚洲声音”未能得到充分表达,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亚洲国家迫切需要根据亚洲的文化传统和现实需要凝聚人权共识,向世界阐释亚洲价值理念的正当性。

  形成共识已有基础

  亚洲国家构建人权共识已有不少基础。例如,通过《阿拉伯人权宪章》《东盟人权宣言》《亚洲国家人权宪章》等文件,人权共识以次区域、跨区域等形式得到一定程度的凝聚和表达。

  但若想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比如类似于欧洲、非洲等地区建立人权相关机制性安排,与会学者普遍认为,亚洲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亚洲国家之间面临着意识形态分歧、领土争端、战争历史问题等,克服障碍、达成共识,需要更合理的目标和更有效的策略。”常健说。

  中国发挥积极作用

  多位学者呼吁亚洲国家抓住当前机遇,采用合适的方式积极构建亚洲人权共识,并且以此促进各国政治互信、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安定。

  “亚洲有着自己的人权观,比如,通常将集体置于个人之前、更强调共识而非冲突、尤为重视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等。”赫鲁·苏塞托说,中国、印尼等本地区人口大国应在讨论“亚洲人权共识”时积极发声。

  尼泊尔普万查尔大学加德满都法学院教授兼执行主任尤巴拉伊·桑格拉(Yubaraj Sangroula)在发言时援引了“天人合一”“大同小康”等中国哲学思想。在他看来,中国、南亚的哲学家们不乏对人性与人权的思考,这些对于当下具有启示意义,“更好地汲取东方哲学思想,才能实现人权理念的‘去殖民化’。”

  孙平华举例说,中国代表张彭春当年参与起草《世界人权宣言》时秉持儒家哲学思想,尊重文化多元主义,换言之,现有的国际人权话语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人权理念和主张。“人权并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他说,为建设一个更加合理公平的国际人权治理新秩序,中国各界还将继续作出贡献。(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