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50多年前建成的这条“人工天河”,镌刻下了什么?

2022-10-30 16:06:00
来源:河南日报
字号

  在河南安阳林州市,一道蜿蜒的水渠盘旋在太行山绝壁,宛若“人工天河”。这就是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红旗渠。

  10月28日,正在河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旗渠。他说:“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这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人工天河”呢?

  奇迹

  林州市,1994年由林县撤县设市而来,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太行山东麓。因为干旱,当地曾有“吃水贵如油,十年九不收”的说法。

  1959年,林县再次遭遇大旱,江河断流,水库见底,境内开凿的水渠全部干涸。为了彻底改变缺水的局面,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提议,寻找新的水源。经过调研,山西境内的浊漳河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然而,引漳入林需要穿越千山万壑的太行山。在当时的条件下,其难度不亚于移走一座大山。面对质疑和反对声,杨贵誓言:如果渠修不成,就从太行山上跳下去,向林县人民谢罪!

  1960年2月10日,林县县委、县政府连夜通过有线广播向全县人民发布了“引漳入林”的动员令。此后的十年时间里,十万林县儿女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最终在太行山腰上建成全长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

  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红旗渠建成后,解决了几十万人的吃水和50多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成为当地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时至今日,红旗渠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丰碑

  为了建设红旗渠,林县干部群众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没有足够的住处,修渠大军就直接在施工的悬崖边铺上茅草打地铺,渠修到哪里,就把家安在哪里。

  水利科班出身的吴祖太受命承担红旗渠设计工作,在遭遇母亲病故和妻子救人牺牲的家庭变故后,依然坚守在红旗渠建设一线。在一次入洞勘测险情时,吴祖太被坍塌的巨石砸中,生命定格在了27岁。

  在红旗渠建设工地,还涌现了任羊成凌空除险、李改云舍己救人等众多感人事迹。在长达十年的建设过程中,林县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牺牲,其中最大的63岁,最小的年仅17岁。

  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施工难度极大。为了征服这一天险,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经过17个月的英勇奋战,终于凿通了600多米的岩洞。这个隧洞被命名为“青年洞”,正是为了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红旗渠如同一座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201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红旗渠建设者等22个集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精神

  当年,林县把引漳入林工程命名为“红旗渠”,意思就是高举红旗前进。

  红旗引领方向,精神震撼人心。正是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林县人民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曾经撰文回忆:“群众自带工具、自带口粮,不足部分从生产队储备粮中补助;修建红旗渠的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产。一分钱、一袋水泥、一个钢筋头、一根锤把子都做到了物尽其用。”

  为了建设红旗渠,林县干部群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党员干部在工地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一些公社和村庄并不能从红旗渠中直接取水受益,但他们不计得失,为红旗渠的建设倾力付出。

  2021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72周年之际,红旗渠精神成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在这次到红旗渠实地考察时,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永在!”

[责任编辑:黄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