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持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大督查在行动)

2022-09-05 08:4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内在要求,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各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持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在复杂严峻的环境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成效怎样?群众和企业还有哪些期盼?近日,国务院19个督查组奔赴各地实地督查,坚持问题导向,立行立改,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市场主体活力更强

  时间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全面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企业就能“多用时间跑市场,少花工夫办审批”。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为了让新设立企业项目建设审批手续办理提速增效,绥化市把新设立企业项目建设从注册登记、涉建审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设计成14个站点的“地铁运行图”。

  第三督查组了解到,随着“地铁运行图”不断迭代升级,新设立企业项目建设审批手续办理由34个环节压减至14个环节,办理时间由157.5个工作日压缩至69个工作日,提交材料由120份缩减至58份,企业办事成本平均减少近60%。

  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需。第十三督查组了解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将“政银合作”延伸至金融信贷领域,将市场主体信用监管信息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推送给各金融机构,各金融机构结合企业信用状况、需求意向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贷支持。目前,已有3家企业通过“政银合作”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银行质押融资2150万元。

  督查组发现,各地在推行柔性执法、包容审慎监管上有待加强。

  “就因为未标注‘网络经营’4个字,我们被罚了10630元。”根据广东省东莞市一家拉面馆老板提供的线索,第十二督查组奔赴东莞市洪梅镇明察暗访。调查发现,当地执法部门存在执法行为不规范、行政处罚容错纠错机制缺失等问题。督查组建议,执法人员应立足实际,采取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包容审慎执法。

  离开东莞的路上,督查组收到线索人发来的信息,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通知他撤销处罚决定,不予行政处罚。当地政府还表示,将按照规定给予适当经济补助,助力企业纾困发展。

  数据共享,政策公开

  办事更快更方便

  以往,新生儿父母往往要跑多个部门,递交不同的材料。“现在只需登录‘闽政通’APP,填一张表单,交一套材料,孩子的6项证件就能办齐,还能邮寄到家。”前不久,福建省龙岩市的温女士不出家门就实现了“出生一件事”一次通办。

  第七督查组在福建省了解到,福建省加强跨部门业务信息共享,累计推出4926个“一件事”政务集成服务改革套餐,让群众身边事办得更快更方便。

  第十七督查组在甘肃省发现,甘肃省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户籍户政、社会保险等惠民便民类政务服务事项均可在“甘快办”移动应用平台办理,全省平均“网上可办率”达到94%以上。

  第十四督查组在云南省看到,昆明市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商圈、社区等人流密集场所,设置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e办通”,目前已上线12个部门的186项与企业群众息息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企业群众办事自助办、就近办、跨省通办,24小时全天候政务服务“不打烊”。

  优化政务服务,加强数据共享,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正在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第八督查组在江西省了解到,当地在“赣服通”平台设立“农业农村服务专区”,上线涉及农村群众和涉农企业高频服务事项30项,创新将“农村宅基地审批”接入专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余江区、永丰县等地的联合审批模块目前已受理农户建房申请1000余件。

  优化营商环境,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

  第五督查组了解到,为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4月30日,江苏省“12345”平台试运行“热线百科”,针对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等民生关切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精心提供了2.54万对热点问答、3.08万条政务信息,供企业和群众随时查询使用。

  标准统一,制度完善

  市场秩序公平公正

  打造公平公正营商环境,要加快破除市场隐性壁垒,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我在网上买了一台燃气热水器,但因为不在住建局的备案目录里,燃气公司就不给通气。”收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民反映的情况后,第二督查组调查发现,当地住建部门对进入呼和浩特市的燃气器具以备案之名行审批之实,变相设置了经营销售门槛。督查组督促立即整改,当地已于9月1日起取消燃气器具备案登记。

  第六督查组在浙江省丽水市发现,丽水市下辖龙泉市在工程招投标中设置异地建筑业企业在当地开设公司的市场准入障碍。督查组督促当地主管部门,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日常监管,逐一排查招标文件中的地方保护条文,消除对投标企业设置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

  第十五督查组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发现,日喀则市印发的有关文件要求实施招标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用评价“积分制”政策,引导招标(采购)人按照信用评价积分结果选择代理机构,存在政策出台不规范、政策要求排他性等问题。收到督查反馈意见后,日喀则市立行立改印发补充通知进行澄清和纠正,进一步科学有序规范招标(采购)市场。

  第十八督查组在青海省发现,青海省政府印发的部分文件直接指定国有企业作为有关工程建设项目的责任单位,不利于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收到督查反馈意见后,青海省政府立行立改废止了相关文件,并全面排查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各地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以法治手段保障各类市场主体。

  第一督查组了解到,山西省制定出台了《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入了法治化、规范化轨道。同时,还配套出台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保驾护航。

  督查中,督查组发现有些地区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压实各级干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职责。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本是好意,但有些地方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给基层干部徒增负担。

  第十督查组明察暗访后发现,湖北省武汉市营商环境指标考核存在指标设置不合理、信息共享滞后等问题,基层疲于应对。督查组督促当地,以企业满意为导向,突出重点,及时优化营商环境考核指标体系和方式,采取数据自动抓取等做法,减轻基层数据填报压力,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促发展。

  (本报记者叶传增、罗珊珊、喻思南、韩鑫、杨彦帆、刘晓宇、毕京津)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