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字解半年经济 | 粮食稳 稳住经济“压舱石”

2022-07-17 17:19:00
来源:央视网
字号

  央视网消息:今年上半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让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波动。

  面对新挑战,我国及时推出一系列重磅政策,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从今天(7月17日)起,《朝闻天下》将连续5天推出系列节目“字解半年经济”,通过五个关键字深入观察当下的中国经济。

  今天首先要说的关键字是“稳”,说几个表现稳的最新数据,粮食、物价……那么,在今年上半年遇到了如此严峻的挑战下,中国经济又是如何实现了“稳”呢? 我们先来看下这个稳字,稳的左边是个“禾”字,“禾”与粮食有关,有了粮食,心就安定了,稳字本义:安定,平稳。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今年正是稳住了粮食这个安全底线,才稳住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盘。然而,今年的夏粮丰收可没那么容易,就在这茬儿小麦刚播种的时候碰上了秋汛,着实是让人捏一把汗。

  晚种15天,意味着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长期研究粮食问题的专家程国强。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程国强:晚播15天实际上会使我们小麦的苗情带来十年以来应该是最差的一种情况,导致我们今年整个夏粮的丰收面临严重的挑战。

  这样的晚播麦在全国就占到了1.1亿亩,是全部小麦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然而,半年后的麦田里却呈现出这样的丰收景象。程国强告诉记者,夏粮丰收保卫战能打赢,靠的就是这三招。

  守住面积,对“立冬后种麦”的农田实施补贴,冬小麦面积达到3.36亿亩,比上年还有所增加,为丰收奠定了基础。

  有了面积,种好地还得靠农民的积极性。我国先后下拨300亿元一次性补贴给种粮大户,稳住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彻底扭转不利的局面,离不开科技的贡献。启动“科技壮苗”行动,给13万台联合收割机装上北斗导航,保证夏收颗粒归仓。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程国强:夏粮在全年的口粮中是占到了40%,所以今年从灾害中夺取夏粮的丰收,对全年的粮食保供给、稳预期、增信心意义重大。

  在程国强的观察中,打赢夏粮丰收保卫战只是第一步,如何稳住粮食价格更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7月12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期货收盘价为298美元一吨,比今年高点下跌37%,而3月7日达到475美元一吨,同比上涨一倍,与小麦一样走出过山车行情的还有国际玉米价格。而同期中国粮食价格却保持了平稳态势,这离不开上半年我国出台的提高粮食收购价、严厉打击哄抬粮价等多项稳价举措。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程国强:在当前这样一种复杂的局势下,我们能够确保粮食价格和市场的稳定,实际上是为我们整个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奠定一个根本性的基础,对全球粮价的稳定注入了诸多积极性因素。

[责任编辑:黄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