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乡村振兴丨这里的旱塬为啥不怕旱?

2022-06-26 11:16:0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塬,是黄土高原的一种地貌,四周陡峭,顶上平坦。千百年来,“塬”和“旱”难解难分。

  眼下,甘肃多地正在抗击伏旱。今年截至6月中旬,甘肃省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2.5%,为近10年同期最少。然而,登上李家塬,田里纵横交错的滴灌带把水、肥一同送往绿油油的庄稼。昔日荒芜的黄土地,如今披上“绿丝毯”。

  李家塬位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河畔镇。61岁的张世库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看着旱塬不怕旱、披上“绿丝毯”,他满是“沟壑”的脸上笑开了花。

  “过去旱地是‘鸡肋’,现在我们能守着旱地挣钱了。”张世库说。

  过去,旱塬上的日子除了旱就是苦。塬上的干旱截断了农业的命脉——水,让乡亲们饱受“十年九旱”之苦。

  田里的收成勉强解决温饱,为了更好的生活,青壮年只能出去务工。但留守在村里的老人和小孩没办法照料那么多土地,不少土地因此成为了撂荒地。张世库一家也不例外,30多亩承包地中,有24亩撂了荒。

  耕地是农民的根,更是粮食安全红线。2020年,为了从根子上解决撂荒地问题,会宁县开展了俗称“旱变水”“小变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近年来,甘肃各地通过引黄工程、引洮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把水引到了旱塬之下。撂荒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引水上山,还使滴灌技术得以应用。

  在甘肃,许多地方引进龙头企业,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利用先进农业技术,在引水上山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水肥一体化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把旱地变成水浇地。同时,全县通过土地流转,将耕地化零为整。由此,小块田变成了大块田,撂荒地变成了高标准农田。

  河畔镇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3.7万亩,其中7000亩是过去的撂荒地。河畔镇党委书记王卓见算了几笔账:首先,撂荒地“变身”高标准农田后,亩产增多了,2021年当地玉米亩均产量从800斤增长为2000斤左右;其次,农民增收了,除去土地流转费用,农民可以在家门口务工增加收入,仅李家塬村的高标准农田就吸纳周边600多人入园务工;再次,全镇的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稳步上升。

  更令农民开心的是,与其他地方相比,通过运用节水灌溉技术,每亩高标准农田最多可节约用水500立方米以上,既实现了开源,又实现了节流。

  张世库是村里第一个签了土地流转协议的人。他将30亩承包地流转了出去,今年除了6000元的土地流转收入,他和老伴儿在家门口打工两个月,收入1万多元。

  在十年九旱的甘肃中部地区,许多旱塬正在变良田。

  赵权武是定西市安定区沃土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2021年,他在安定区鲁家沟镇将台村流转土地,建起面积1040亩的引水上山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示范区。过去,这些山地长期撂荒。现在,在这片海拔1850米的高标准梯田里,每天马铃薯所需的水和肥料以最佳的配比通过滴灌带输送而来。

  他说,利用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示范区实现了节地10%,节肥30%,节水40%,省工50%以上。

  鲁家沟镇党委副书记马习文说,这种引水上山的旱作高效节水项目,实现了撂荒地整治、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减量增效,也有助于集约利用水资源。旱塬抗旱保粮的底气就来源于此。

[责任编辑: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