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种粮父子兵,接续新“稻”路丨大国“粮”策 当代种粮人②

2022-06-20 21:47:00
来源:南方农村报
字号

 

  编者按:粮食安全,中国有策。耕好“责任田”,扎牢“米袋子”。大国“粮”策,走近“当代种粮人”,倾听他们的心声,讲述他们的耕耘故事,透过他们的足迹,见证广东粮食生产的转型升级。本期人物:李胜业、李锐锋,台山市都斛镇种粮“父子兵”。

 

  “你站在这里能看到的所有稻田,都是我的。”这曾是台山市都斛镇种粮大户李胜业的口头禅。如今,这句话已被儿子李锐锋“继承”。

  在台山市东南部,大片三角洲海积平原土壤肥沃、耕作便利。都斛镇的近5万亩耕地,正处在平原的核心区,自古便以粮食高产著称,有“广东第一田”的美誉。如今,这片土地的管理者和服务者中,有一对种粮“父子兵”——父亲李胜业,儿子李锐锋。

  20年前老李俯身下田,开始种稻。2018年,小李正式接过父亲的“接力棒”。“老实倔犟”和“年轻新潮”互相碰撞之下,一老一少两代农人,从会种田到“慧”种田,接续“新稻路”。

  敢闯敢干当起“拾荒者”

  今年春耕时节,记者来到乐都斛镇。彼时,在一片绿色“海洋”中,都斛镇公认的“种粮大王”李胜业开着插秧机业挥汗如雨,后面一簇簇秧苗整齐地排列在田里。谈话间记者得知,他已经完成了下莘村近百亩的插秧任务。

 

  黝黑的皮肤,粗壮的手指,布满老茧的手掌,让记者感受到了一代种粮人的底气。如今,李胜业已守着稻田二十多个年头,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要说这名号到底怎么来的,还得老李亲自揭晓。

  时光回溯到20年前,彼时,李胜业和大多数农民一样,守着自家的一点田地过生活。每到农忙季节,许多人都很难请到帮工,李胜业嗅到了其中商机。他购置了一辆手扶拖拉机,开始零星替周边农户开展农机作业赚取工钱,效益显现。

  虽然赚得不多,但是比自己种粮轻松多了,李胜业有了更多“想法”。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珠三角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村里的撂荒地越来越多。“看着大片的地撂荒不种粮,我觉得很可惜。”2010年,他萌生了一个大胆想法——把撂荒地集中起来,规模化种粮。

  有了方向之后,李胜业和几个村的村委会进行了座谈交流,最终决定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先从面积大的田块入手。到2017年,他已集中起700亩土地;2022年,又迅速扩大至1300亩。

  岁岁耕耘,李胜业对这片土地寄予着更深的感情。这片多情的土地,自然不会吝惜她的回报。

  种粮让老李收获到了切切实实的“好处”!他告诉记者,年头好的话,1300多亩稻田,每年收益近60万元。“车有了,房有了,生活富足了!”2019年李胜业被评为江门市劳动模范,2020年更是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

  全程机械化种田一身轻

  从最早的老牛拉犁,到现在“铁牛”田间奋犁,无人机飞掠上空,“天眼”取代“人眼”,“触摸屏”取代“手拉杆”……种粮从“凭经验”变为“看数据”。这在过去,是老李想都不敢想的。

  2006年,他的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规模上来了,反而让他发了愁。“没有机器200亩可不好管,要想提升效率和产量,必须要上机械设备。”下定决心,他先后购入插秧机、收割机、踏田机……前前后后投入了100多万元的本钱。

  全程机械化让老李的种粮事业跑出了“加速度”。

  2013年,李胜业牵头成立了莘村联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围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不断购置新机具,延伸服务范围,实现了育秧、栽插、植保、收割、销售一条龙。有了这些机械,丰收才有保障,老李种粮更有信心了。“以前种粮全是靠天吃饭,现在装备齐全,我可是机械化、现代化、规模化种粮。”李胜业说道,现在种1300亩也不觉得累。

  除去地租、肥药、雇工等成本,李胜业一亩地一年的净收入在200元-500元左右。用他的说法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种粮一年更比一年好。“这么多年承包种粮下来,也摸出了一些门道。多用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才是增收的好诀窍。”李胜业说。

  引进新品种,种出高效益。普通的大米市场竞争力优势不明显,怎样做到有新突破?李胜业平均2-3年就会换种更优质、更高产或抗病能力更强的水稻品种。2021年,在专家的指导下,他还以6.6公顷地为试验田,种上了经济价值更高的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年亩产虽然只有475公斤左右,但卖价是普通大米的2倍。”李胜业透露。

  “90后”接棒种粮事业

  有一种传承叫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7:30-8:00干活,12:00吃饭,午休1小时,18:00-20:00收工。这就是李胜业儿子李锐锋的一天。

  20年前,老李开始种稻。2018年,小李正式接过父亲种粮的“接力棒”。今年24岁的李锐锋,种粮更有想法,相比父辈大不一样,有着与生俱来的科技基因。秧苗后期的种植管理,不同于父亲天天要到地里查看,李锐锋有双高科技的“眼睛”助力,坐在家里,就能了解水稻长势如何,有没有病虫害。

  2020年,江门天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在都斛镇台山中国农业公园“禾海稻浪”水稻田文化主题园内,建立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通过在田间安装的感知设备,实现对植物、昆虫动态的远程实时监控,并对田间苗情、病虫害发生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储存,并自动上传至智慧农林物联网平台。“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数据全程公开,通过分析水稻虫害动态监测数据,可以掌握虫害发生规律,在虫害高发期之前,早做预防,在提高防治效率的同时,降低投入成本。”李锐锋说道。

  “眼睛”长在田头,种粮不再跟着感觉走。李锐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每亩每造平均减少施药1-2次,降低用药及劳动力成本约35元,平均每亩增收120-150元”。

  “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颗汗水摔八瓣”,是千百年来农民辛勤劳作的真实写照。如今,坐在办公室、拿着手机打理农田的现代化种粮有了现实模样。儿子带来的新科技,让李胜业从繁重的农事中解放出来。如今,他回到村中,挑起莘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服务村民。“我现在逐步把事业交给儿子打理,让年轻人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李胜业说。

  【记者手记】农村的事业,终究要靠年轻人。“种粮人”岗位需要有才华、有技术、有情怀的年轻人来接手。老李小李两代人接续“稻路”,从做“体力活”到干“技术活”,从收成“看天”到增收“靠技”,年轻人大刀阔斧冲在前面,老一辈坐镇后方稳住阵脚,把握大的方向不偏离,这样的“配置”对于种粮人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责任编辑:徐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