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非遗上“云”,留存技与艺

2022-06-12 10:36:00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6月10日,“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以下简称“非遗展映月”)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二层大厅开展,展览将持续至7月10日。

  本次“非遗展映月”首次以图书馆界联动的形式举办,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182家各级各类图书馆联合主办本次展览展映。同时发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成果纪录片,并开设线上展示专区,方便观众了解非遗传承人的故事。

  13岁开始学习扬州剪纸的张秀芳、两次对马头琴制作材料进行改革的齐·宝力高、使北宋汝瓷生产工艺得到全面恢复的孟玉松……在展映中,百余个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徐徐展开。

  全国182家图书馆联展非遗

  “先民们绘岩画、烧彩陶、唱民歌、讲传说,为子孙照亮了数千年的前程。非遗,是我们的文化身份,是我们的文化记忆……”在国家图书馆的展厅里,展览通过详细的图文向公众介绍非遗保护工作的内容及意义。本次展览由“认识非遗”“为什么记录”“工作回顾”“优秀成果展示”和“展望”等章节构成。

  展览介绍,自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中国非遗保护工作进入全新的时代。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2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建立了国家、省、市、县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先后公布了5批共155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建立和完善了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截至目前,共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3人。从民歌到故事,从节气到节日,从医药到饮食,从建筑造船到酿酒造纸,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通过活态传承和文献记录两种方式留存至今。如今,“非遗”一词家喻户晓,非遗保护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这离不开我国多年来持续不断的传承保护工作。

  据了解,“非遗展映月”期间,将有106家图书馆同步举办线下展览,72家图书馆将组织开展线下放映,观众可在现场扫描二维码在线观看记录工作优秀成果的综述纪录片。

  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培训授课专家刘魁立说,通过联展方式让大家欣赏到一些非遗,当人们接触到部分非遗成果,就会知道非遗存在的形式和核心创造者、保护者的功劳,这对传播非遗非常重要,能够唤醒我们对非遗的尊重,唤醒我们关注和保护非遗的积极性。

  线上展映115部非遗纪录片

  “没有人就没有非遗”刘魁立说。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他们承载着非遗的核心技艺与记忆,对传承人进行记录是保存非遗的重要方法。

  自6月10日起,国家图书馆在其官网专区(ich.nlc.cn)线上展示非遗传承人记录成果,展映115部纪录片,记录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作优秀成果纪录片,其中20部为首次发布。公众还可通过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光明网等平台观看展映影片。

  据了解,文化和旅游部于2013年试点,2015年全面启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近十年来,对传承人进行了大量口述访谈、实践记录、传承教学记录,收集了一批相关文献,为每一位传承人构建专题资源库。据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介绍,这115部纪录片只是记录工作成果的一小部分,从2015年以来,已有1600多位传承人得到了记录,其中872位传承人的记录成果已验收完成。目前在我国五批3063位国家级传承人中,健在的约有2500位左右,记录工作已经覆盖了大半。

  今年展映的115部纪录片涉及题材和主体对象丰富多样、拍摄创意和技术手段新颖特别。展映纪录片分为“故事故人”“乐舞多情”“匠心致美”“天人和合”四大单元15个主题,通过传承人项目实践、传承教学和口述历史等内容,立体展示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人生经历与技艺水平,呈现了非遗之美和非遗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影视人类学研究室主任庞涛说,这些影片是对我国庞大的文化资源系统的资料性记录,同时使广大读者和观众有机会看到我国不同地区各个民族的不同生活方式。

  此外,在“非遗展映月”期间,“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活动也将在线上与读者见面。本次将推出四场主题讲座,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杨利慧,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宋晓冬,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尹家玉,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普查保护部副主任普布次旦担任主讲人,立足新近研究成果和各地工作的生动实践,讲述非遗项目与其根植之地的文化共生关系,用鲜活实例展示如何弘扬和“盘活”传统文化,使其融入现代生活,助力乡村振兴,探讨非遗在新时代传承的新思路。

  (本报北京6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陈雪)

[责任编辑: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