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增进各项权利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性是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最显著的特征。我们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成为人权事业发展的主要参与者、促进者、受益者,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中国发展成就归结到一点,就是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走符合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协调增进全体人民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权利,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书写了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光辉篇章。
推动教育公平与就业平等,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干净整洁的教室里,重庆市丰都县仙女湖镇厢坝完全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们正围坐一圈,举行毕业晚会。这是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有189名学生、18名教师。教学楼宽敞明亮,多媒体教学设备齐全。操场上绿茵铺地,体育活动设施器材丰富,可以满足孩子们各类运动需求。“虽然我们身处大山里,可是现在的学校环境、硬件设施与城区学校相比一点也不差。”厢坝完全小学教师黄宜福说。
而在前些年,这里还是另外一幅场景。丰都县整合投入资金3亿多元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对100人以下村完小按规模每年统筹安排4万元公用经费补助。2014年以来,全县改扩建学校121所,新增校舍28.5万平方米,场地、设施、师资和“20条底线”全面达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向着更高水准的公平迈出坚实步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保持在4%以上,优先向农村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倾斜,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稳步推进,区域、城乡、校际差距逐步缩小,更多孩子拥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政府历来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545万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3万人。
为稳就业保就业,近年来,广东省东莞市开展多形式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企业与院校合作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采取订单式培养等“双精准”人才培养模式,帮助不少年轻人解决就业问题。90后家具设计师于贺建就是其中之一。于贺建从东莞市轻工业学校毕业前夕,获得了一个去大公司实习的机会,从生产车间一线做起,不断积累经验。如今,他凭借学习与工作的经验做起了家具设计,实现稳定就业。
广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化产教融合,目前广东已建设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19个、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29个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创新平台37家,成立产业学院146家,助力产业人才培养。
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1年9月,《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发布实施。其中,“环境权利”独立成章,这是中国连续12年将“环境权利”纳入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从减污降碳到推动绿色发展,从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到全方位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环境权利”的保护,已成为中国人权发展进步的一个显著特点。
远山湿地,廊桥白鹭,初夏的阳光洒在清澈的萍水河上,泛起粼粼波光。走进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江口村,一派水乡风景。萍水河横穿萍乡市中心城区,河道流经江口村3公里,以前村里的生活污水大多流入河中,长期是劣Ⅴ类水质。“那时,看着臭水河,压力不是一般的大。”江口村党支部书记杨文群感叹,“为了让村民能拥有宜居的环境,治污难度再大也要做!”
2018年起,江口村利用河道形似“鸬鹚嘴”的特点,建设“鸬鹚烟雨”生态景区,整合了各方面近10亿元资金进行萍水河流域综合治理。新建生活污水处理站,推广种植本地“海绵植物”,推动生态环境监察、防汛水位监测、河堤安全巡查和环境卫生管理等工作常态化、日常化。河道变清了、村庄变美了,来的游客逐渐多了起来,村民收入也增加了。
看到来村里采风写生的艺术家们,村民陈云发也拿起画笔,跟着学起了油画:“我喜欢画我们村,我们就像生活在画里。”在田埂上、小河边、树林里,常能看到他创作或采风的身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4.8%;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增至84.9%。
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力地拓展了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
近日,72岁的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镇居民周文英老人终于了却了一桩心事:2008年泗许高速公路建设时,老人种植的杏李树果园在征收范围内,但由于对赔偿有异议,十几年间,老人一直反映问题。最近,周文英老人的难题在家门口解决了。这得益于谯城区在乡镇建立群众工作服务中心的举措。
近年来,谯城区在全区的乡镇(街道)设立群众工作服务中心,在村(社区)设立群众工作服务站,当好群众的社情民意信息员、法规政策宣讲员、政务事项办事员、群众信访调解员,“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有效回应人民群众需求。目前,谯城区已在全区24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设立了299个群众工作服务中心(站),这些基层机构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一站式接待群众上门来访,让许多问题在基层得到了化解。
从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启立法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直通车”,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从人大代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到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从12345服务热线日夜聆听群众呼声,到接诉即办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各个层级的民主渠道、不断创新的民主参与形式,让人民群众能更畅通地表达利益诉求,更便捷地行使民主权利。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中。
(本报记者李昌禹、王欣悦、洪秋婷、杨颜菲、徐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