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四月份经济运行数据——国民经济有望企稳回升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光明日报记者 董蓓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各地区各部门努力克服疫情冲击影响,基础产业支撑有力,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市场价格总体平稳,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新兴动能不断成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高质量发展大势未变。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国民经济有望企稳回升。”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5月16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2.9%,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6.1%,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
“但是从全国看,主要生产需求指标总量规模依然可观。”付凌晖表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万亿元,进出口总额3.2万亿元,钢材产量1.1亿吨,原煤产量达到3.6亿吨。从累计看,全国主要指标仍然保持增长。
付凌晖指出,我国经济体量可观,抗风险冲击韧性强。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114万亿元,总量规模稳居世界第二,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明显,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为抵御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系居民基本生活的物资供应充足,市场价格基本平稳,维护了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保障了社会大局稳定。4月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0.1%和0.5%。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6%。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保持温和上涨。
疫情冲击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韧性彰显,发展继续好于传统行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态势持续。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好于全部工业。1—4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好于全部投资。
付凌晖强调,疫情对4月份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了下滑,但这些都是由于疫情冲击带来的短期变化,都是阶段性和外在的。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没有变,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也没有变。
线上消费和升级类消费持续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但电商、网上零售保持增长。1—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有所提升。
付凌晖认为,从消费总额来看,4月份的主要特点是非生活必需品销售和餐饮销售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拉低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尽管市场销售下降,居民的基本生活供应还是得到有效保障,相关商品销售保持了增长。
数据显示,4月份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6%。自助式消费和社区店零售保持增长,1—4月份限额以上超市、仓储会员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6%和8.5%,与社区消费密切相关的食杂店、便利店零售额增长2.4%和6.8%。
“从4月中下旬以来,我们看到,国内疫情整体是趋于下降的,有利于创造适宜的消费环境。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正常生活秩序得到恢复,被压抑的消费需求会得到较快释放。”付凌晖认为,下阶段,援企稳岗力度加大,就业基本盘总体稳定,有利于保障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能力。受益于信息技术发展,一些传统接触型消费加快向线上转移,居民消费升级态势仍然会持续,有利于支持消费增长。
全年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基础、有条件
付凌晖在发布会上指出,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确实面临很多困难,但也要看到这些困难都是短期的、暂时的,从全年发展来看,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还有不少有利条件。
4月中下旬以来,疫情形势总体上呈下降态势。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部分地区,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根据有关信息,目前上海9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已经复工企业占比接近50%。5月,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货运物流持续恢复,全国发电量等一些实物量指标也在改善。
“投资稳增长作用将继续发挥,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支撑有力。”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快,可用于基础设施投资的财政资金较为充足。同时,各地区各部门落实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政策,大力推动重大制造业投资项目开工建设,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也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制造业投资增长仍有支撑。1—4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2%,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总的看,疫情扰动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平稳运行趋势,在各项政策支持下,国民经济将会加快恢复,实现企稳回升。”付凌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