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稳”的基础 激发“进”的动能
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我们要继续夯实“稳”的基础、更多激发“进”的动能
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稳定宏观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良好预期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和“进”相互促进,以稳求进,以进固稳,体现着深刻的辩证法。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开年“成绩单”。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CPI同比上涨1.1%,国际收支状况保持稳定,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基本稳定,同时亮点频仍、动能优化,这是我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结果,是切实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我们要继续夯实“稳”的基础、更多激发“进”的动能。
“稳”是“进”的重要基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扭住“稳”的关键点。经济稳,人心稳、大局稳;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要看到,高质量发展是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强的发展,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宏观稳定成为稀缺的资源。开年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我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市场供给总体充足,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支撑宏观经济的各项重要指标总体平稳。更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和强大的韧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些都是我们“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信心所在、基础所在。
与此同时,稳市场、稳预期政策实施力度不断加大。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已扩大到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各地已组织“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1万余场,提供岗位信息近500万个,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有基础;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今年将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稳产保供守住农业基本盘有基础;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等多管齐下,外贸平稳发展有基础……“稳”的政策导向更鲜明,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战胜当前的困难和挑战,完全有信心、有底气稳住经济的基本盘。
“进”是“稳”的持久动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找准“进”的切入口。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了一些新亮点、向好趋势,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累积增长。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40.8%、24.3%、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创新发展态势持续;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3%,绿色转型稳步推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7%,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围至132个城市和地区,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政策上,在需求侧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举措,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在供给侧打出了保畅稳链纾困“组合拳”,大力稳定产业链大循环、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事实表明,我国经济不仅大盘稳定、总量扩大,更有结构优化、效益提升,“进”的动能持续涌动,必将为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劲合力。
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认识和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法,坚定必胜信心,掌握发展主动。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稳定宏观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良好预期。实践充分证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稳求进、以进固稳,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智慧和魄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认识并切实用好我国经济发展的多方面比较优势和有利条件,着力夯实“稳”的基础、持续增强“进”的动能,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在更周全的“稳”与更高质量的“进”良性互动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困难挑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11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