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他们把梦想写在太空
“太空出差三人组”平安回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他们把梦想写在太空
本报记者 潘旭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4月21日 第 05 版)
4月16日9时56分,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风着陆场戈壁滩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开舱手面带微笑,打开舱门:“神舟十三号乘组,欢迎你们回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向迎接他们的人群挥手致意。
这片广袤无垠的沙漠戈壁,见证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出征与凯旋。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东风发射场发射升空。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飞行183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间的最长纪录。
目前,3名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正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进行飞行后恢复。4月17日晚,王亚平发了凯旋后的第一条微信朋友圈:“感谢你们的日夜陪伴,回到地球回到家的感觉真好!”
神舟十三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完美收官,中国空间站即将进入建造阶段。
突破
在浩渺的太空中,神舟十三号乘组创造了许多“首次”,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航天纪录。
航天员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进行了为期最长的“太空出差”。
驻留太空,困难不小。空间站在距离地球400公里左右的近地椭圆轨道上飞行,航天员所处的环境是微重力、高真空、温度高低交替,还有空间辐射。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圈,这意味着空间站要频繁感受冷热交替,最高温度达到200摄氏度,最低温度达到零下120摄氏度。
翟志刚坦言,在这次飞行任务中,最具挑战性的是长达6个月的在轨驻留,“长时间的失重飞行,会导致我们肌肉萎缩、骨钙流失,长期狭小密闭环境,会让我们的心里产生孤独感、烦躁感。”为此,每位航天员每天需锻炼约两个小时,并主动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2021年11月7日,翟志刚、王亚平身着中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翟志刚时隔13年再次出舱,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在舱内的叶光富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
出舱后,翟志刚说:“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王亚平接着说:“我一会儿出舱,感觉良好!”叶光富说:“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航天员的话传至地面控制中心,引来工作人员阵阵笑声。神舟十三号“三人组”还因此获得了“感觉良好乘组”的昵称。
约6.5小时后,航天员圆满完成了机械臂悬挂装置与转接件安装、舱外典型动作测试等出舱活动既定任务。翟志刚、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后,与舱内的叶光富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
此次“太空出差”,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过春节。写福字、贴春联、挂灯笼……虎年春节,中国空间站里喜气洋洋、年味十足。
1月31日,农历除夕。航天员通过视频向祖国和人民送上祝福。翟志刚展开一副对联,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王亚平身着喜庆的服装,祝福伟大的祖国“福虎生旺、繁荣富强”。叶光富手持“福”字,祝愿全国人民“新春愉快、阖家幸福”。
过年少不了吃年夜饭。在太空中,航天员能吃到三种馅的饺子——猪肉白菜馅、鲅鱼馅、黄花菜馅。王亚平拨动勺子,饺子慢悠悠飘进嘴里。叶光富把饺子轻轻抛起,一口咬住。翟志刚努嘴一吸,咽下小水球状的汤汁。
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先后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开展了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等多项科学技术实(试)验,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关键技术。
历练
航天员在太空中每一次自信的微笑、每一个娴熟的动作,背后都是巨大的努力与付出。
在黑色天幕和蓝色地球的映衬下,航天员挥动鲜艳的五星红旗,迈出中国人在茫茫太空中的第一步。2008年9月27日,这清逸飘然的一步,让全世界记住了一位航天英雄——翟志刚。
1966年10月,翟志刚出生在黑龙江龙江县一个小乡村。父亲长年卧病在床,母亲靠卖炒瓜子供他完成学业。翟志刚说,少年时代的艰辛,让他变得坚强,在之后的飞天之路上,他从不言苦累,更不言放弃。
1998年,翟志刚加入中国航天员大队,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为了一朝飞天、逐梦苍穹,翟志刚开始了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
在一次水槽训练时,翟志刚沉到10米深的水下,不料,气瓶突然漏气。紧急时刻,他沉着冷静,与潜水员交替共用一个气嘴,从容游出水面。
大家松了一口气。训练负责人赶忙上前询问翟志刚:“身体怎么样?”翟志刚自信地说道:“没问题,可以继续训练。”更换新气瓶后,他再一次沉到水下,完成了当天全部训练内容。
2008年,翟志刚如愿入选神舟七号航天员乘组,成为首位太空行走的中国人。这次“太空漫步”, 翟志刚走了19分35秒,而接下来的登天路,他走了漫长的13年。这13年间,他先后成为神舟十号和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备份航天员,但均与飞天任务擦肩而过。
直到2021年10月16日,随着火箭尾焰点亮夜空,翟志刚再次征战太空。这次,他担任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指令长,与他一同飞向星空的是两名“80后”——王亚平和叶光富。
1997年,山东烟台女孩王亚平走出生活了17年的小山村。高三那年,王亚平得知空军招女飞行员,她果断报了名,一路过关斩将,顺利收到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第一次飞行训练,随着飞机俯冲低飞,王亚平看到了地面上仰头观望的村民,看到了农户家的鸡飞来跳去,看到了大黄狗冲着天空叫唤……“神奇而欢乐的飞行让我深深陶醉其中。”王亚平说。
2003年,杨利伟乘神舟飞船首飞太空。电视机前的王亚平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中国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
2010年,王亚平如愿成为中国航天员大队的一员。这时,她才发现,要面对的是超乎想象的艰苦训练。
初次接触离心机训练,王亚平感到既陌生又恐惧。游乐场惊险刺激的过山车,过载只不过是自身体重的两三倍,而航天员的超重训练,承受的压力要达到自身体重的8倍。每次训练,因为强大的牵引力,王亚平脸部肌肉严重变形,眼泪控制不住地向外流,但她从未按下手边红色的暂停键。
付出终有收获。2013年,王亚平入选神舟十号航天员乘组,终于飞上太空,并成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太空教师”。如今,圆满完成神舟十三号任务,王亚平身上又增添了不少“标签”: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的中国女航天员以及首个出舱的中国女航天员。
相比翟志刚和王亚平,叶光富是“新面孔”。虽然是首次执行飞天任务,但他并非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
2016年7月7日,在意大利撒丁岛,6名满身泥土的航天员从探险6天6夜的洞穴中走出。其中,叶光富的东方面孔格外引人注目。
洞穴训练的目的是让人类在未来踏上其他星球时,具备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叶光富作为中国航天员代表,与来自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的5名航天员共同参加了欧洲空间局组织的洞穴训练。凭借良好的综合素质,叶光富在训练中脱颖而出,成为担当洞穴勘测与定向导航任务的重要角色。
1980年9月,叶光富出生于四川成都。2010年,已是飞行员的他加入航天员队伍。虽说“天空”与“太空”仅一字之差,但要完成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变,却是步步艰辛。
除了要完成基础理论学习、航天环境耐力与适应性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等8大类上百门挑战身心极限的科目训练,航天员更要面对心理的煎熬和挑战。与飞行员常态化的飞行任务相比,航天员在职业生涯中只有两种状态——飞行和准备飞行,有的航天员甚至整个职业生涯都未能实现飞天梦想。叶光富认为,“这个过程也是一种历练,人生的精彩也体现在漫长而又艰辛的奋斗过程中。”
筑梦
空间站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一次次“天地对话”,激发一个又一个航天梦、科技梦。
2022年新年第一天,“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拉开帷幕。神舟十三号乘组与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的约500名青年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青年学生踊跃举手提问:“执行有风险的任务时,心情是什么样的?”“遇到突发情况时如何面对?”……
航天员的回答声情并茂:“航天员大队的门楣上,有8个大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国主义永远是激励我们飞天的动力源泉”“在太空中我们身体虽然失重,但是我们的心里却非常踏实”……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学生谭祖玮说,通过参加对话活动,深刻感受到航天员们对梦想的执着和对航天事业的热爱,青年学子一定能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
活动期间,航天员还为青年学生们直播了“太空画展”。
2021年10月14日,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一名来自新疆的小女孩告诉即将出征的王亚平:“小朋友们给您和乘组准备了一份‘神秘礼物’,已经送达空间站,希望您能喜欢。”
2个多月后,3名航天员如约开启了这份“神秘礼物”——20多幅由中西部地区青少年创作的太空主题绘画作品。惊喜之余,航天员们决定在空间站里举办一场天宫画展。
画作稚嫩但饱含真情。一幅名为《火星人到地球》的作品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作品说明写道:“快看,火星人来到了十八洞村参观!”这幅作品出自12岁的龙欣雨之手,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经过精准扶贫,村民过上了富裕的小康生活。“我想让航天员们看到我们家乡的美。”龙欣雨说。
在孩子们的眼中,3名航天员是和蔼可亲的“太空教师”。 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三号乘组进行了两次精彩的太空授课。
一个黄色陀螺旋转着出现在直播画面中,王亚平的声音响起:“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随着不断旋转的陀螺,我们已经从神舟十号任务,进入到了空间站时代。欢迎来到‘天宫课堂’!”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是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
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3位“太空教师”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的“上课铃”响起。“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在镜头中,王亚平的面孔和声音再次出现,3名航天员身着蓝色工作服站成一排。
3位“太空教师”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还介绍了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
太空授课传播普及了空间科学知识,在亿万青少年心里播撒下科学的种子。2013年6月20日,身为神舟十号航天员的王亚平,在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协助下进行了太空授课,这是中国首次太空授课。“那时,我看了王亚平老师的太空课堂,当时我在读小学四年级,印象最深的就是陀螺实验,很震撼!”湖北武汉六中学生张书铖说。从那时起,他心里埋下了一颗飞天的种子,后来,他报考了武汉六中航空实验班,让自己离梦想更近了一步。时隔8年后,太空课堂再次开讲,张书铖与同学们准备好了各种实验器材,与“太空教师”同步实验,探索“天地”差异。
征途
6个月的太空生活转瞬即逝。航天员们整理舱内设备器材,分门别类归置各类物品,对舱内环境进行全面清洁维护……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回家的准备工作。
4月15日晚,3名航天员向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恋恋不舍地回到飞船返回舱。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太空出差三人组”踏上归程。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使得航天员能够更快更舒适地安全返回地面。“黑障区”是令人揪心的一段旅程。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与周围空气激烈摩擦,形成一个高温高压的电离气体层,这个气体层包裹在返回舱表面,隔绝了返回舱与地面测控站之间的通信联络,形成通信“黑障区”。16日上午,返回舱成功穿越“黑障区”,进入着陆场上空,巨大的主降落伞迅速打开。
16日9时56分,返回舱成功着陆。11时5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
翟志刚首先出舱,坐上地面人员为其准备的航天员专用座椅。“感觉非常良好,向祖国和人民报告,我们圆满完成‘神十三’飞行任务!”翟志刚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说。
王亚平面带微笑向大家报平安,并对着镜头告诉女儿:“摘星星的妈妈回来啦!”
叶光富最后出舱,面对人群做了“点赞”“比心”的手势。“我也实现了飞天梦想,可以自豪地向祖国报到!”叶光富说。
太空浩瀚,征途漫漫,中国航天又站上了新起点。4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表示,中国空间站建造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两个阶段实施,神舟十三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完美收官,2022年是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
今年年内,中国将发射问天和梦天2个空间站实验舱、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2艘载人飞船、天舟四号和天舟五号2艘货运飞船,同时还将首次实现6名中国航天员同时在轨。中国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更多开拓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