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清零” 中国能行
近期全国多地疫情反弹,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个别地区仍在高位流行,防控正处于关键紧要期。有人心存疑问:那么多国家已“躺平”,中国为何还要坚持“动态清零”?能做到吗?
让我们以事实说话。
天津,从1月8日疫情突袭,到1月21日宣布社会面清零,国内首次大规模迎战奥密克戎取得阶段性战果;
深圳,从按下“慢行键”到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开始有序恢复,用时不到10天;
吉林,经过45天艰苦鏖战,全省各市州4月14日均实现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目标……
一件件捷报表明,“动态清零”,中国能行!
那么,问题来了,迎战奥密克戎这种狡猾的变异病毒,中国为什么能?
“答案是:行动快、功夫细、人心齐。”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病毒再狡猾,只要坚持“动态清零”,疫情依然总体可控。
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应对当前由奥密克戎引发的疫情,坚持“动态清零”依然是控制疫情最有效的防控策略。
坚持“动态清零”,是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最优选择。以中国14亿多人的总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群体的现实国情,如果不能从快从细从严防控,势必令易感人群感染风险加大,最终将形成规模性反弹,中国医疗体系将面临被击穿危险。经历过武汉战“疫”的“洗礼”、德尔塔疫情的考验,两年多的防控实践证明,我国实现了疫情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
坚持“动态清零”,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最好践行。奥密克戎变异株不是“大号流感”。与流感相比,它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更强,致病性更大。特别是老年人群,病死率比普通流感高出几十倍,80岁以上老年人甚至高出近百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上海60岁及以上人口更占到23.38%。如果“躺平”对这类脆弱人群就是一场灾难。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今年1至3月,我国累计报告病例十余万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197例。与国外相比,我们国家新冠肺炎病死率低的原因是一直在采取多项措施预防或减少死亡。“动态清零”总方针综合考虑了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老年人占比高等国情,正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
坚持“动态清零”,是算长远账、算综合账的最佳对策。一直以来,中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020年,在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时,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经济增速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时间最有力证明,在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等多重压力下,坚持“动态清零”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冲击,才能尽最大可能实现更好发展。
“人心齐,泰山移。”打赢这场抗疫的大仗硬仗,需要各地区各部门从快从细战疫情、保民生,更需要大家手挽手、肩并肩,落实细节,拒绝“躺平”。
积极接种疫苗、配合流调溯源与管控安排、参与核酸检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好这些常态化防控的有效手段,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多一份理解和信任,多一点信心和耐心,挺过一时一地的不便和坚守,就有更长久广泛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