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有效应对严峻复杂形势 中国疫情防控突出“精准”
(抗击新冠肺炎)快速、有效应对严峻复杂形势 中国疫情防控突出“精准”
中新社北京3月22日电 题:快速、有效应对严峻复杂形势 中国疫情防控突出“精准”
中新社记者 李纯
自3月1日至21日,中国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超过4.1万例,疫情波及28个省份。当前,全国新增本土感染者仍在快速增加,连续多日保持单日四位数增长,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时不我待、从严从实从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从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的主题便可看出,当前中国尽快遏制疫情扩散的任务紧迫。应对当前抗疫形势,中国疫情防控突出“精准”二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说,精准最核心的精髓便是:快速、有效。
快速——提升发现能力
点多、面广、频发是中国本轮疫情的特点,多地在同时段发生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轻型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占比较大。尽早发现疫情变得更加困难,为防控工作的落实增添了难度。
如何提升疫情早发现能力?作为大规模筛查的有效手段之一,提高全员核酸检测的效率是回答上述问题的一个切入点。
在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的《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中,核酸检测的时限要求得到调整。针对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快、隐匿性强的特点,指南要求在划定区域范围内的核酸检测一律在24小时之内完成。
去年底、今年初,郑州、西安、天津等人口超过1200万的超大规模城市,实现了24小时完成整座城市的核酸检测工作。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指出,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之所以做出修订和调整,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有两年多的实践经验总结,也有成功的实践基础。
另一方面则是鉴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焦雅辉也表示,为更加提高早发现的能力,修订后的指南要求在更短时间内、尽早发现感染者,控制传染源。
不仅是核酸检测,近期引入的抗原检测也是强化早期、快速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手段。民众居家即可进行自我检测,出现阳性结果并通过相应的系统上报,能够更早发现、管理可能的感染者。
梁万年认为,核酸检测与抗原检测的联合使用,是一种互补。“由于它(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的简便性,可以更早、更广泛、更快速地发现可疑感染者,以便于防控上能够采取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有效——优化具体措施
“之前‘全员’容易让大家误解都是在全市范围内搞大规模的检测,容易让大家理解成我们在搞大水漫灌。”谈及新版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焦雅辉说:“这次我们修订,把它改成‘区域’,也就是说我们更加突出强调科学和精准地划定核酸检测的范围。”
疫情的不断发展变化需要人们的防疫措施也随之调整,以求更好地适应防控的实际需要。在梁万年看来,整个防控过程中,要继续坚持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方针和措施,也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具体措施。
他表示,这种优化与完善,需要对相关的抗疫人员、管理者进行相应的培训指导,也包括对广大民众的一些知识输送、能力培训和相关措施的解读。“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就能够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的精准度。”
这种优化和完善也包括实施因地制宜的防控举措。实现“动态清零”的关键是做到精准防控,“精准”则需要符合实际情况。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采取防控措施,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是“动态清零”方针的应有之意。
例如,近期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暂缓全员核酸检测。梁万年表示,大规模核酸筛查的时机在于疫情的早期与后期,而香港疫情正在高位运行,减少重症、死亡、感染以及对老年人的优先保护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不做全民的核酸检测并不意味着香港现在疫情防控就是‘躺平’,恰恰是依据疫情态势变化,通过优先、科学的原则完善、修订、优化相应的措施。”
“动态清零”的核心是快速反应、精准防控。梁万年指出,精准防控的最核心目标,一是减少疫情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二是最大限度地平衡社会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也是对各级防控能力和防控水平的一次大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