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央视快评】休戚与共 荣辱与共 生死与共 命运与共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深刻阐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催人奋进,必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同心同德,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是中国共产党促进了大家庭的团结、和睦。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大家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现实情况,注重思想引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展开工作,推动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家和万事兴,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走在复兴之路上,我们意气风发、自信满满。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是成功应对一切风浪的要件。当前国内外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们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团结的历史必然性、现实针对性、极端重要性。各民族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才能拧成一根绳、形成一股劲,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这为我们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一方面,要以务实干劲持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让各族人民在奋斗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用条件的改善、生活的富足、跨越式的发展,增强民族向心力,画出最大同心圆;另一方面,要发挥好思想意识浸润人心、指导行动的作用,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努力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文化价值基础。
新时代的辉煌成就是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美好的未来需要各族群众继续团结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发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巨大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携手奋进。
央视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