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城市发展指数》报告会举行:立足全球视野,解读湾区活力
12月1日,《湾区城市发展指数》报告会在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期间成功举行。珠三角智库研究院主任尹冀鲲,深圳市华勤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长、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得理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始人贺倩明等专家学者就湾区城市发展指数作相关报告,立足全球视野,解读湾区活力。
尹冀鲲作《新发展理念下大湾区城市发展活力指数报告》,指出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市场活力等一级指标分析,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湾区城市在疫情之下都取得了较好发展成绩,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活力指数不断攀升。立足长远,粤港澳大湾区要着眼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尤其是打破县域壁垒,促进城市之间、县域之间形成竞合关系,加强产业对接,提高协作发展水平。
贺倩明作《大湾区城市营商环境法治指数报告》,从数据视角分析了营商环境与法治指数关系,指出法治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纽约、东京等湾区同时也是全世界法律服务业较发达的地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法治环境不断改善,尤其是在涉及港澳不同法律体系下建立共同的市场规则,是大湾区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建设的特色创新。同时大湾区在立法的质量及完备性方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尤其是要加强与国际规则的对接,助力本国湾区建设稳居世界一流水平。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孙坚强在圆桌讨论环节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背景下,大湾区仍然展现出了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其中金融创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世界三大湾区发展历史,国际金融枢纽是纽约湾区的特色,科技金融是旧金山湾区的特色,产融相结合是东京湾区的特色,粤港澳大湾区的突出特色在于“一国两制”以及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制度特色,并且这些湾区城市在国际金融枢纽功能、先进科技、通达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已有积累,将为未来进一步金融创新提供动能。(经济日报记者 庞彩霞 杨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