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言出必行(观象台)

2021-11-04 23:20: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自去年9月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个国际场合宣布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提出了一系列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及具体政策举措,展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

  中国一直主动承担与国情相符合的国际责任,积极推进经济绿色转型,不断自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中国确定的国家自主贡献新目标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言出必行,守信履诺,中国迎难而上,展现大国担当。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中国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困难,积极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法规、政策、标准与行动,推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实践不断取得新进步。

  ——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力度。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覆盖面广、涉及领域众多。为加强协调、形成合力,中国正加快形成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格局:从成立国家到地方各级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到成立各级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从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到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分解落实机制;从不断强化自主贡献目标,到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效率将更高。

  ——加大节能减排,坚定走好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中国一直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从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到加快形成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到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从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到强化能源节约与能效提升;从有效控制重点工业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到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近年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将绿色发展理念融汇到经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经济发展与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凸显,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取得显著成效,产业低碳化为绿色发展提供新动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明显提高,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风尚。

  ——重视国际合作,共建全球气候治理多边体系。中国积极参与气候变化谈判,推动达成和加快落实《巴黎协定》,以中国理念和实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逐步站到了全球气候治理舞台的中央。在参与国际合作的过程中,中国积极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的合作成果。2011年以来,中国累计安排约12亿元用于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35个国家签署40份合作文件,通过建设低碳示范区,援助气象卫星、光伏发电系统和照明设备、新能源汽车、环境监测设备、清洁炉灶等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物资,帮助有关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同时为近120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约2000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

  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将重信守诺,继续坚定不移坚持多边主义,与各方一道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全面平衡有效持续实施,脚踏实地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强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水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让人类生活的地球家园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张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