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点保护1101种野生植物 猕猴桃资源首次被重点保护
中国重点保护1101种野生植物
中国是野生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高等植物就达3.6万余种,其中特有种高达1.5万至1.8万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近50%。银杉、珙桐、百山祖冷杉、华盖木等均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在时隔22年后再次更新发布。
新《名录》选入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包括455种和整科、整属或整组列入的40类,物种总数达到1101种。
这些选入的野生植物种(类),依据濒危和稀有程度及其价值分为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新《名录》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54种和4类,共约12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401种和36类,共约976种。
猕猴桃资源首次被重点保护
苔藓植物是植物界的第二大家族,遍布世界各地。人们日常在路边石阶上见到的青苔中就有苔藓。但苔藓对环境的变化极其敏感。由于环境污染、森林砍伐和栖息地破坏,近年来许多苔藓植物的居群已急剧减小甚至濒临灭绝。此次选入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第一次出现了苔藓植物。
中国植物学会苔藓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力曾介绍,经过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共有5种苔藓植物被纳入到修订后的《名录》中。其中包括数量稀少、极度濒危的角叶藻苔。
同时,广西火桐、广西青梅、大别山五针松、毛枝五针松、绒毛皂荚也上升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扇蕨、粗齿桫椤、十齿花等则因物种数量较多或无直接威胁等因素而被移除。
中国被称为猕猴桃的原生中心。20世纪初,一位新西兰女教师从中国湖北省的宜昌地区带回猕猴桃种子并试种成功。随后新西兰出产的猕猴桃逐步占据世界各地市场。此次《名录》基于种质资源保护考虑,将中华猕猴桃、软枣猕猴桃、金花猕猴桃、条叶猕猴桃、大籽猕猴桃等5种野生猕猴桃纳入了保护范围。
对过度开发进行预防性保护
与1999年发布的《名录》相比,此次调整了18种野生植物的保护级别,新增268种和32类,同时删除了35种野生植物。更新的《名录》也遵循了“预防性原则”:一些种类有重要经济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已被人为利用或可能得到人为利用,虽然目前还未达到濒危状况,但若对其利用不加限制,很有可能成为濒危物种。在此标准下,受人为采挖影响的植物也进入《名录》关注范围。
苔藓植物中的泥炭藓是沼泽地涵养水分的主要植被,能够吸收高于自身重量数倍的水量,因而也被园艺行业广泛用作花卉栽培材料,市场需求量很大。在东北林区和西南山区,野生泥炭藓的采挖现象十分普遍。
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金效华参与了《名录》修订统筹工作。他介绍说,为应对过度开发利用可能导致的威胁,《名录》纳入了桧叶白发藓、多纹泥炭藓、粗叶泥炭藓等3种苔藓植物;同时新增了兰科植物、野生郁金香属植物、兴安杜鹃和雪兔子等物种。
私自采集和无节制采挖都属违法(延伸阅读)
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植物受到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规定,禁止采集、出售和收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采集、出售和收购,须经相关部门批准。
自2021年3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增设了“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
一 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