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评论|用正确党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以正确党史观学习运用党的历史,对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树立正确党史观,为同历史虚无主义做更彻底的斗争,澄清党史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科学指引。
首先,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破除历史虚无主义唯心史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背负着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规律,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在认识规律中把握前进的道路方向。然而,历史虚无主义以历史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罔顾历史发展规律,堂而皇之地提出一系列谬论。如“告别革命论”,否定一切反帝反封建的进步革命,指摘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美化歌颂帝国主义,主张全盘西化。再如“历史终结论”,不遗余力鼓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为人类社会终结于资本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者无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否定客观物质世界、否定人类进步历史进程,否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论说不胜枚举。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坚持以唯物史观认识和研究历史,发现和阐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这是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揭穿唯心史观荒谬性的锐利思想武器。
其次,要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避免陷入历史虚无主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拾鱼目以为珠玑的迷惑陷阱。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曾有过辉煌与成就,也有过失误和曲折,要在历史长河中学会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一百年来,党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坚持独立自主的道路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出了适合自己的独特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把握历史大势中,共产党人勇立时代潮头,掌握历史主动,引领着发展进步的主流。然而,历史虚无主义却惯用枝节片段、表面现象,或夸大党史上的失误和曲折,或颠覆、编造历史史实,误导人们的历史认知,有目的性地遮盖历史发展全貌,以期消解民族精神、质疑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善于从历史长河中分析发展的主流与本质,不畏历史虚无主义“浮云”遮望眼,从而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最后,要科学评价历史上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对历史虚无主义者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上发表的错误言论做出精准有力回击。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关涉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对我们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要求人们正确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并能从具体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人民利益得失标准方面,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评价。历史虚无主义者在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重要性时,往往择取与其政治目的相勾连的对象,以媚俗、低俗的手段,丑化、颠覆的形式肆意涂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比如,历史虚无主义者仅根据两位英国人的GPS定位系统,探测长征路径为6000公里,而否定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实性;因国民党通讯稿中没有提及泸定桥战役,而否定红军“飞夺泸定桥”历史事件的存在。如此颠覆科学评价的谬论,使得历史虚无主义险恶政治意图可谓昭昭。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从而更加清晰、准确、全面地把握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更客观理性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对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做出更有靶向性的有力回击,真正发挥党史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