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泰民安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题:为国泰民安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最高法有关负责人谈司法审判服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
新华社记者罗沙、任沁沁
保护人民群众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让司法服务惠及城乡群众……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司法审判服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数量从2013年的1421.7万件上升到2020年的3080.5万件,结案标的额38.4万亿元。”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贺荣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严格公正司法,深化改革创新,助推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贺荣用一组数据展示了人民法院近年来履行审判职能,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多向往。
——2013年以来审结涉食品刑事案件3.6万件、涉药品刑事案件2.7万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审结劳动争议案件447.5万件,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和休息权。
——推行家事审判改革,妥善审理婚姻家庭案件,针对家庭暴力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9227份。
——2018年以来受理人格权侵权纠纷70.9万件,年均约20万件,比十年前增长10倍。
贺荣表示,最高人民法院正在修订相关司法解释,重点推动解决危害食药安全的源头犯罪等问题。此外,人民法院将围绕安全、激励、公平、规范、保护等重点,全面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服务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平安是民生所盼,是发展之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姜伟表示,2013年至今年6月底,人民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964.7万件,判处罪犯1143.9万人。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共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4万件23.1万人。
姜伟说,人民法院全面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确保无辜者不受刑事处罚。2013年至今年6月底对4957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534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依法纠正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张玉环案等重大刑事冤错案件61件125人。
如何破解诉讼难,是各国司法普遍面临的难题。姜伟介绍,人民法院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全国3056家基层法院和10145个人民法庭普遍建立诉讼服务站点,95%以上法院建立类型化调解室。诉讼服务进入智慧时代,实现从现场办向“网上办”“掌上办”转变,诉讼服务全年无休、24小时“不打烊”。
在保障乡村全面振兴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依法审理涉“三农”领域传统纠纷和休闲农业、民宿经济等新类型纠纷。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依法审理涉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纠纷,2013年至2021年8月共审结一审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纠纷等案件46万余件,一审宅基地使用权纠纷案件近2万件。
“乡风文明是乡村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家事、邻里纠纷,依法治理高价彩礼、干预婚姻自由、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陈规陋习。”贺小荣说。
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贺小荣介绍,人民法院将坚持最严密法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服务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动生态环境多元共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表示,人民法院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强化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依法整治侵犯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2016年到2020年甄别纠正涉产权刑事冤错案190件237人。
“强化契约精神、规则意识,加强对恶意违约、逃废债务、失信行为、垄断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惩治力度。”刘贵祥说,自2013年实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以来,累计有854万人次的被执行人迫于惩戒压力主动履行债务。
刘贵祥表示,最高人民法院正在着手修改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相关司法解释,起草全国法院金融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