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地评线】紫金e评:大熊猫喜提“降级”,生态保护还在路上

2021-07-11 22:09: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字号

  日新月异的中国,从来不缺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故事。近日,针对我国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这无疑是个好消息。近年来,中国环保故事精彩纷呈。野生大熊猫、藏羚羊、麋鹿等珍稀濒危物种生存状况得以改善,荒漠猫、棕颈犀鸟等神秘动物身影再次出现。东北虎进村,亚洲象北迁,鲸鱼又现大鹏湾……一段时间以来,大江南北频频出现珍稀动物“上镜”的画面,让人欣喜。消失多年的珍禽异兽正在“归来”,体现中国人为生态文明建设生动实践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生态环境好不好,动物是最能体现成果的“检验员”。生态环境是一个涵盖了丰富动植物资源的系统工程,少了哪个物种都会出现短板,继而影响生态平衡,并最终会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人生天地间,应当善待草木山川、珍惜鸟兽虫鱼,与周围一切和谐共处,因为人永远无法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保护野生动物实质上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一个理念的风行,肯定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这个时期的人心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愿景实现,再到野生动物们“逐水草而来”,一幕幕怡人的绿色场景,印证着每一个中国人生活深刻的改变,更映衬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硕果。当国宝大熊猫从濒危变为易危,一个物种的微妙变化述说着我们正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正在徐徐打开。

  行进的中国,被外界投以了太多关注的目光——发展的气象万千,文化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勤恳淳朴,它们单独成篇却也相互关联,都构成了“美美与共”的丰富内涵。作为华彩篇章里的厚重落笔,生态文明建设一直都被赋予了“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高规格权重。就在7月7日,经党中央批准,在生态环境部成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从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到给出清晰的时间点、路线图;从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取得重大进展,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取得显著成效……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态环境建设被坚定不移地“一张蓝图干到底”,这其中有无数人“功成不必在我”的襟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我们,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大熊猫喜提降级,生态文明建设还在路上。当脑洞大开的网友们在讨论“什么时候人手一只‘滚滚’”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看到建设美丽中国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年半载之计,比拼的是奋斗者的决心,检验的是发展的智慧。2019年底,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1.18万个,总面积超过1.7亿公顷,占陆域国土面积18%,提前实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爱知目标”提出的 2020年达到17%的目标要求。无数“优等生”的案例已经表明,走呵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道路,符合人类与自然共赢发展的要求,更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在这条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既是中国理念,更是中国行动。(谢伟锋)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