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这支队伍打胜仗,靠的是“补丁锅”“被面旗”……
新华社太原7月3日电(记者刘翔霄 原勋)百年奋斗征程,足迹不计其数。一口“千疮百孔”的行军锅,一件应急渡河用的“土工具”,一面质地“特别”的战地奖旗……
它们诉说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铭刻着永不磨灭的精神。
行军锅上17枚特殊的“奖章”
一口打着十七个铁补丁的行军锅,是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最为引人注目的展陈之一。
长征期间,红军炊事班战士除了背粮食,还要随身携带各种炊事用具,每个人负重达三四十公斤。过草地时,上级下命令轻装前进,炊事班战士将随身携带的盆盆罐罐减了不少,唯独舍不得这口行军锅——就算没米下锅,还可以用它给大家烧点热水喝。
过草地时,前面的炊事兵倒下了,后面的炊事兵来不及掩埋战友的遗体,只能强忍悲痛,背起这口锅继续前进。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展陈的行军锅,打了17个补丁。(视频截图)
“长征结束后,很多炊事班战士都牺牲了,那口锅就成了炊事兵心中最珍视的东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馆长史永平说。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战场。这口行军锅也跟着来到了太行根据地。
1938年,八路军对日军展开反“九路围攻”。山西武乡县王家峪村村民李焕兰的丈夫当年参加了八路军担架队,一次,他在抢救伤员时,发现了一位浑身是血、伤势严重的八路军炊事班长。奄奄一息之际,炊事班长仍紧紧地抱着一口行军锅不肯放手。他说,这口锅很重要,曾跟随他爬雪山、过草地,煮草根、煮皮带,救活了不少战友,也给他挡了不少子弹,他实在不忍心把它丢掉……希望李焕兰的丈夫帮他把这口锅保存下来。
李焕兰的丈夫含泪答应了老班长的请求,把它拿回了王家峪。
后来,八路军总部进驻王家峪,李焕兰又把这口锅送回,供战士们继续使用。
20世纪80年代,这口曾立下“汗马功劳”的锅被捐赠给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史永平说,这口铁锅上的补丁足足有17个之多,就像17枚特殊的“奖章”。
泛黄的“羊皮浮筒”
山西石楼县,红军东征纪念馆。国家一级革命文物——一件泛黄的羊皮浮筒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1936年。
“当时,阎锡山的部队把渡船扣押在黄河东岸,红军没有工具,渡河就成了一大难题。”山西红军东征纪念馆馆长刘剑说,于是红军采取了老办法——到黄河边走访、发动群众,请群众出谋献策。
有群众提议,把羊皮剥下来做浮筒,夹在腋下,就能过河。为了帮助红军渡河,群众纷纷把家里藏的、没有被阎锡山部队没收的浮筒捐了出来,有些老百姓甚至把自己家的羊也牵来了。没过几天,就做成了几百只浮筒,这些浮筒是石楼民众助军渡河的“功臣”。
红军东征纪念馆内展陈的国家一级革命文物——羊皮浮筒。(红军东征纪念馆供图)
1936年2月20日晚8时,东征红军开始渡河作战。石楼县老船工任永忠撑的船比较大,一次能载百余人。他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往返运送红军。抵岸后的红军迅速向敌人发起进攻,打开缺口。
送红军过河后,任永忠又送儿女参加了红军,然后自己把船卖掉,到陕西参加了革命。
当时正值寒冬,又是夜间,黄河上有大块的冰凌块,渡河难度很大。幸有任永忠、白汝耀、许茂前、乔永生等老船工军民一心,才保证了红军战士安全渡河。
“当时山西很多进步青年跟着红军到了陕北,没过多久就参加了红军。”刘剑说,东征红军在山西扩军8000子弟,当时涌现出了许多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事迹。
一面特别的奖旗
步入太原解放纪念馆,人们总会在一面奖旗前驻足良久。
“战争年代,物资匮乏。为了支援人民军队打胜仗,老百姓纷纷有力出力,捐款捐物。”太原解放纪念馆讲解员曹艾洁说,这面红底白边的旗,是奖给在解放太原战役中作战勇猛的一支部队的,旗面却是用老百姓捐的被子面做成的。
太原市阳曲县店子底村是解放战争时期攻打太原的支前模范村。当时,从各地汇聚来的战斗物资等源源不断地汇聚至此,并从这里输送到前线。
太原解放纪念馆展陈的一面奖旗,旗面是用被子面做成。(太原解放纪念馆供图)
“当年,老百姓纷纷把家里的门板抬了出来,五里长的通道都是用门板等搭建成的工事。”店子底村原党支部书记黄根明说,整个村里男女老少齐上阵,人们腾出窑洞、大炕,积极支援前线。
“一位炊事班长给了我爷爷一双靴子,他说,老乡,把这个给你,我们要进城了。第二天,6个伙夫回来后,在炕上不说话。那一晚牺牲了130个人,是一场惨烈的战斗。”
店子底村90岁老人李合林的丈夫当年在前线抬担架,她和公公婆婆先后照料了二十多位解放军伤员。“那都是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我把鸡蛋攒起来,给战士们做成了一碗碗的鸡蛋汤。”李合林说。
太原战役持续6个多月,共有24万群众参与支前,动用畜力5万多头,门板50万块……
“这些留存下来的历史实物,无不体现了这支人民军队的战斗力、生命力,体现了民心所向。”山西省档案馆副馆长、研究员巨文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