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脚就能跨越国境,云南构筑陆路输入防疫“铁网”
抬脚就能跨越国境,云南构筑陆路输入防疫“铁网”
国境线上有支“胞波防疫队”
阅读提示
在云南省120多个边境派出所辖区,一个个“片长”“路长”“段长”活跃在守边固防第一线,一条条“民约”“民俗”“村规”重新出台,治安防控网格合力形成了一张触及云南边境各个地区的防疫“铁网”。
云南有8个州(市)25个边境县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中缅边界长1997公里,中老边界长710公里,中越边界长1353公里。新一波疫情下,印度及东南亚邻国疫情给云南省带来了巨大的防控压力。边境地区是防控疫情从陆路输入的第一道防线。
奋战在边境一线
中缅边境云南德宏州瑞丽市是与缅甸接壤的中国边境城市。这座城市因独特的位置与中缅边贸而繁华,过去也一直是中国防控登革热、基孔肯亚热等境外传染病输入的前沿。
与缅甸山水相连、田畴交错、村寨相依,使瑞丽市长达169.8公里的边境线上,涌现出“一院两国、一井两国、一街两国、一桥两国”的独特景观,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出瑞丽面临的边境疫情管控压力。
2020年9月12日,瑞丽曾突发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疫情;今年3月31日,瑞丽再度因突发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疫情,被人们关注。
“请大家勤洗手,常消毒,多通风。”“有没有到过高风险地区?请登记一下。”6月11日,德宏边境管理支队姐相边境派出所“中缅胞波防疫队”同往常一样,走村进厂,开展信息核查,向缅籍务工人员宣传疫情防控和法律常识。
奋战在边境一线,从祖国63号界碑到74号界碑,从错落有致的傣族村寨到机器叮咚作响的工厂企业,都有他们的身影,72天、149天、365天……如数家珍的离家天数,让他们记在脑海。23岁、24岁、27岁、29岁……朝气蓬勃的年龄,他们是驻守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移民管理警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胞波防疫队”。
“胞波”由缅语音译而来,意为兄弟同胞。姐相乡位于瑞丽市南部,系傣语译音,即“宝石街”之意,有22.73公里长的国境线,与缅甸阡陌相通、山水相连、村寨相望、鸡犬相闻,两国边民跨境而居,“胞波”情谊源远流长。
2020年2月以来,“中缅胞波防疫队”中的队员,由派出所民警、乡医护人员、护边员、缅籍在华经商人员、缅籍工人等组成,开展常态化联合巡逻、防疫宣传、边境管控、禁吸戒毒、走访服务,全天候、网格化做好外籍人员服务管理。
“大家有序排队打疫苗,戴好口罩,保持1米距离。”5月12日,“中缅胞波防疫队”协助卫健部门为缅籍务工人员顺利完成新冠疫苗大规模人群接种。在社区,缅籍华人南丹季协助派出所民警给相关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在工厂里,缅籍务工人员赛貌为民警开展防疫宣传进行一字一句地翻译。
“我们在中国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工作中,派出所民警入企办公,采取一次体温检测、一只口罩发放、一场防疫宣传、一个微笑、一个“OK”手势等措施,让缅籍工人倍感暖心。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这个时候,我们不上谁上?”90后宁显忠是“胞波防疫队”的队员,作为社区民警的他,辖区有瑞丽市最大的工业园区。疫情暴发后,他和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及缅籍志愿者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用压舌棒固定舌头、用拭子越过舌根,他在一旁细心登记每一个参与检测人员的信息,并不时维护现场秩序,请每一个人保持1米的距离。在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尽管汗如雨下,但从未叫苦。
在巡逻防控工作中,“胞波防疫队”采取小单元作战的防控措施,几条线同时动,小道、便道重点巡。队伍中护边员充分发挥熟人熟路的优势,卫健部门工作人员则背着医疗包,在抓获偷渡人员时,第一时间对嫌疑人进行消毒隔离,无言助力,无声保障,为队员们竖起一面隐形防护盾。缅籍队员则在查获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人员时,提供准确翻译,为案件的侦办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派出所民警则按照查、测、记、控、隔“五步工作法”,强化疫情期间的执法与管控,整支队伍分工明确、井然有序,创建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姐相方案”。
织密防控“铁网”
目前,云南已开通19个国家级口岸、6个省级口岸和65条边境民通道,出入境人员流量大。
打洛镇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西南部,地处昆洛公路的末端,距昆明648公里,距景洪市134公里,距勐海县城73公里,东南连接布朗山乡,西南和西部与缅甸接壤,西北与西定乡毗邻,北连勐遮镇,东北接勐混镇,是一个傣、汉、哈尼、布朗等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小镇。
西双版纳州边境管理支队打洛边境派出所副所长陈辉说,打洛镇一共有9个抵边警务室,疫情发生后,派出所又在这些警务室的中间增加了适当的党政军警民联合管边控边执勤点,这些点位一共有20余个,工作人员由党员突击队队员、民警、辅警、民兵组成。
据云南省公安厅公开资料介绍,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采取抵边查缉、二线拦截、辖区管控“三道防线”进行管控。
“对和境外有通婚的家庭,我们都要上门告知,没有特殊必要,就不要进行走动来往了,如果有偷偷入境的,就一定要及时汇报。”陈辉说,当地百姓这方面的防范意识高,并且已经形成了习惯,“我们每个村设了一民警两辅警,生人进寨子,立刻就知道。”
尤其是在无物理隔离且“智慧边境”难于覆盖的区域,边境防控任务严峻。当地干部把一些简单实用的措施和办法创造性地运用到边境疫情防控之中,运用家养的大鹅参与边境防控就是其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大鹅的特点是警觉性高,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发出“报警”,尤其是夜间作用明显,能够起到哨兵的作用。有些地方也使用狗参与巡逻,但由于参与边境防控的人员轮换频繁,每当新的人员到岗,总会面临狗与人相互熟悉,建立良好关系的过程,对参与防控人员带来一些不便,而大鹅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大鹅参与边境防控,成为边境疫情防控的理想“助手”。
在云南省120多个边境派出所辖区,一个个“片长”“路长”“段长”活跃在守边固防第一线,一条条“民约”“民俗”“村规”重新出台,治安防控网格合力形成了一张触及云南边境各个地区的防疫“铁网”,形成了具有云南边境特色的群防群治模式。
本报记者 黄榆